認可,用時髦話說,也是個人人生價值的體現。按照拿破崙名言推論開去,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兵,不想晉升職務的軍官還能是好軍官?王兆奎和姜海河都是普通人,普通的軍人,他們心裡有對部隊、對部屬、對崗位的“三個負責”,也有自己的將軍夢。一次一次地在臨界點上踏上去又退回來經受“考驗”,能沒想法嗎?但他們又能說什麼吶!說自己德能業績比人家強?有什麼尺碼可以衡量,誰來給裁奪呢!說人家沒有他們任職時間長?這算什麼標準,哪個條令有這樣規定,特別優秀的不是還可以提前晉升嘛!說原來的嚴軍長、徐政委答應過給他們開加車?更站不住腳,我軍體制開宗明義頭一條就是黨管幹部,他們在位也得黨委研究,何況都已經退下去了!
白紙黑字紅印章的命令下了,有想法也沒用。
大交流絕對是個高階發明,把“群眾”的嘴堵得嚴嚴實實。本部隊自己產生,上下左右總有個比較,像劉清亮當參謀長,沒法改變,也有話說。一交流,來的就肯定是最優秀的了,“群眾眼睛”再怎麼“是雪亮的”,也沒法看見人家德能業績不如你自己部隊的人,連話都沒的說。
新任師政委葉世成代表組織找他們談話:上級黨委首長考慮,307團有對外軍事表演任務,總部首長都非常關注,你們是擔當重任的,剛剛穩住局面,部隊有明顯起色,怕抽出來出問題,不敢隨便調整。這表明領導很看重你們,你們不能辜負上級黨委首長的信任。
還特意關照:要注意增強政治敏銳性,幹部交流意義重大,政治性很強,軍委某某首長几次講話都特別強調過。對下面不負責任地亂議論,要做積極工作,不能聽之任之。
跟葉政委比,師長秦洪波就顯得有點不夠近人情了,不但連句安慰話都沒有,還指著鼻子罵罵咧咧地嚷:告訴你們,都他媽老運動員了,允許有想法兒,允許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