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部分

乎沒有懷疑,藉助通譯問道:“楚國皇帝的儀衛都像你這樣嗎?”

鄧粹身材修長,相貌英俊,的確有儀衛之風,回道:“楚國好面子,選中的儀衛都跟我差不多,空有一副軀殼,上馬之後掄不動槍,也射不得箭。”

通譯說罷,匈奴大王哈哈大笑,一揮手,有人過來,將鄧粹等人引到側席,與東海王相臨而坐。

“我叫魏蘇。”鄧粹小聲道。

東海王輕輕嗯了一聲,同樣小聲回道:“柴平。”

王府和鄧府的僕人不在帳內,他們顯然沒資格面見匈奴大王,鄧粹放心地喝酒吃肉,好像經常來這裡做客似的。

眾多楚人當中,數鄧粹相貌最為出眾,在匈奴人面前也放得開,立刻受到匈奴大王和一群姬妾的注意,通譯問道:“那個儀衛,大王問你,楚國皇帝有多少衛兵?你與這位柴將軍同為一營將士,怎麼不太相熟?”

鄧粹嚥下嘴裡的肉,回道:“城裡守軍不到四千,皇帝的衛兵就有一千多,我與柴將軍雖然同在儀衛營,但我是持戟儀衛,給皇帝撐面子的,柴將軍勳貴出身,在儀衛營混資歷,我們不是一路人啊。我地位低,所以認得他,他是貴人多忘事,不記得我這個小兵。”

聽完通譯的話,匈奴大王的姬妾們吃吃地笑,伸手指指點點,顯然認為“小兵”比“將軍”更像勳貴。

東海王垂首不語,他一心只想逃出匈奴人的包圍,或者回京城,或者去見舅舅崔宏,希望能夠解除芥蒂再度成為一家人,對鄧粹的出現十分忌憚,總懷疑皇帝派他來追殺自己。

鄧粹卻很從容,什麼都說,將儀衛營貶得一無是處,那裡不是虛有其表的草包,就是心懷鬼胎的勳貴,根本沒幾個人真心保護皇帝,很快就會有更多人出來投降,“像我們好歹還能扛旗持戟,那些勳貴,人人自稱‘將軍’,其實都跟這位柴將軍一樣,靠著祖蔭給皇帝當跟班,混幾年就能當大官,哪會帶兵打仗?”

通譯替匈奴大王說:“原來如此,怪不得這位柴將軍如此年輕。”

東海王臉更紅了,真想開口提醒鄧粹少說幾句,可這裡是匈奴人的地盤,他又是假冒他人,哪敢開口?

匈奴大王宴請眾楚人卻不只是客氣,酒過三巡,匈奴大王拍手,外面很快押進來一名俘虜。

俘虜顯然被關已久,衣裳破爛,臉上、身上盡是傷痕,神情憔悴,卻無膽怯之意,在匈奴大王面前昂首站立,被匈奴人按倒,擺脫束縛之後,立刻又站起來,身子搖晃,就是不肯屈服。

東海王和鄧粹互視一眼,都吃了一驚,怎麼也沒想到,在匈奴營中的熟人還不少。

匈奴大王注意到了兩人的神情變化,通譯問道:“你們認得此人?”

東海王點點頭,他現在過於慌張,不知該怎麼回答,鄧粹平淡地說:“此人名叫卓如鶴,是楚國駙馬、弘農郡守、放糧欽差。”

卓如鶴巡行天下郡縣時,到過代國,與鄧粹見過一面,至於東海王、花繽,更是他早就認識的人,可他只是昂首站立,好像帳篷裡全是陌生人。

匈奴大王對這個回答很滿意,這表明儀衛比較老實,沒有撒謊,於是哇裡哇啦說了一堆話,通譯道:“卓如鶴,你在楚國是駙馬,在匈奴也能當駙馬,大單于的女兒、孫女更年輕、更美麗,足以配得上你。你說楚國盡是忠臣良將,可是你瞧,楚國的勳貴、皇帝的衛兵,都來投降匈奴人,你還有何話說?”

卓如鶴目不斜視,“大楚人口眾多,百倍於匈奴,出幾個害群之馬很正常,更多的楚軍不是還在堅守晉城嗎?”

通譯又要開口,鄧粹站起身,表示由自己來說,“卓如鶴,你還認得我嗎?”

“卓某大好男兒,不認得亂臣賊子。”卓如鶴昂首道,目光仍然不動。

鄧粹道:“卓駙馬,你可以不認得我,但不能不認清形勢,如今晉城孤守、皇帝重病,都堅持不了太久,而且皇帝登基日淺,不得臣民擁戴,他又貪功冒進,落得今日的下場,實是咎由自取。大楚氣數已盡,人所共知,卓駙馬何必獨撐?”

卓如鶴瞥了一眼鄧粹,“嘿,亂臣賊子眼裡自然都是亂臣賊子。你說皇帝登基日清,大楚定鼎卻有百年,祖先功德澤及子孫;你說皇帝不得臣民擁戴,可皇帝一路賑災勸農,天下人心所向,皆願皇帝千秋萬歲,以保平安;你說晉城孤守,卓某所見卻是各地援軍正在趕來,匈奴人得意一時,日後難返草原;你說皇帝重病……我不相信。”

鄧粹笑道:“援軍在路上,卓駙馬怎麼會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