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位於第14街和賓夕法尼亞大道的街角,離白宮只有一箭之地。這裡是早年美國曆任總統之家,住進這裡不僅有歷史感,而且有榮耀感。旅館總經理很崇敬陳納德,願意以每月1200美元的優惠價格繼續出租給她們,但是,她婉謝了。房租也許付得起,但套房沒有廚房,在旅館用膳費用可是觸目驚心,她不能打呻了臉充胖子,在現實的國度,她得毫不含糊地現實起來。
她選擇了華府西北麻薩諸塞大道400號,一座14層樓的極不起眼的紅磚公寓作棲身之地,她只租下兩間臥室,母女仨可謂擠擠挨挨,但月租只要375美元。更重要的是,街對面就是天主教區的附屬小學,美華已念二年級,美麗一年級。
接下來是選擇什麼職業?呵,不如說是什麼職業在選擇她!有意無意的人種歧視遍佈擇居、就業、做學問、參政等方方面面,舉步維艱。
況且,“百無一用是書生!”此時此刻,她方明白這句話的痛楚與無奈。美國社會工業化現代化,理工、數學、電腦是金飯碗,法律、財經是銀飯碗,如果是速記、打字的料,找碗飯吃也不難,她可是個學文的,而且是中文!
她非得改行麼?做了12年美國媳婦,在外子的薰陶下,略通美國的歷史和社會現狀,同時還興趣盎然地學了服裝設計、烹調、美容等技藝,原只為讓小家庭生活豐富多彩而已,而現在,得用來作為謀生的手段?立足的根本?不少中國華僑就是從開餐館起家的,時裝則是高雅又時髦的行當,華盛頓僅女子服裝店就有400家左右,卻並不覺得過剩。服裝畢竟是女人炫耀於世的無聲語言。做一襲中國旗袍工價高達15至20美元,而一襲晚禮服最昂貴的達3000美元!她的服裝常為美國太太小姐們所豔羨。說是流暢柔美。高貴風流。那麼,從時裝設計入手闖蕩一條香梅的路?
不!她捨不得丟棄中國文化!儘管飲食、服裝、美容都可冠以文化,但她割捨不斷與書本的直接的聯絡,她有所根有所本,這根這本植於悠悠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總也忘懷不了外公的書房、北平的大學圖書館、琉璃廠的書肆、香港大學的下午茶、昆明的流亡大學、還有學術淵博的老師、文采斐然的記者同事……她執拗地以為,國學功底決不會在美國社會一無所用!她不想也不能改變自己。
這時,恰逢喬治城大學語言系在著手一項新的研究:將各種語言的教科書用機器翻譯成英文。她看中了這份工作,而同時申請這份工作的還有五位男子,她毫不氣餒,她擊敗了競爭者,很幸運地被錄取了。憑什麼?因為她是中國學者,是出過幾部書的中國作家,是二次大戰中的中國記者,她以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而被錄用的!不要自輕自賤,要自重自強。
她欣慰卻不敢自滿自足。白天她忙於翻譯研究,晚上教中文,另選修英文演講。她選擇了事業,卻不曾忘卻母親的職責。她很忙很累。但分外充實。只是夜深人靜時,她躺在床上,卻久久難以入睡。
華盛頓的夜,依舊有著曠野似的荒涼寂靜。它絕不像紐約、芝加哥、舊金山那般燈紅酒綠,不分晝夜,夜間十點以後,城裡機場便不許飛機起降。她孤寂地躺著,只有這時才有空閒與亡夫作心的對話,“天地有窮時,相思無盡處”,然而,“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雖說他的愛永伴著她,但是路還得她獨自走。
側臉望窗外的一鉤彎月,才發現滿枕清淚滋!
她的淚水並沒有乾涸,但只為相思流。
華盛頓不相信眼淚。
白天的她從不流淚。
·44·
陳香梅的時間:分秒必爭。
早上六點不到即起床,準備早飯,讀英語背中國古典詩詞;爾後叫醒兩個女兒,起床用早餐,她堅持送她們過街上學;她去到喬治城大學研究所,埋頭機器翻譯,中飯女兒在學校吃,她馬虎對付一頓;下午四點女兒放學歸家,會主動做點零碎事,女兒就是這點好;她下班後急赴菜場買小菜和必需品,仍遵循中國家庭晚餐要豐盛的老規矩;回家燒飯用餐後,安排女兒們小憩後即溫課做作業,她又匆匆趕赴學校,一星期四個晚上講授中文課,兩個晚上她師從特別教授學習演講;歸家後,女兒還沒睡的話,她聽她們的睡前禱告;歸家太晚的話,她輕輕親吻熟睡的女兒們,不忘檢查她們的作業,爾後收拾房間,清洗急著要用的衣物,大部分的衣被都留到星期天洗熨;待一切完成,已是凌晨一兩點鐘了,躺上床,全身骨頭已散了架,然而僅僅幾小時後,忙碌的黎明又來到了。即使是星期天,早上領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