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眾人一走,林氏憂心忡忡的看著夏錦,“錦兒這事成嗎?咱還不知道這糖包好不好用就這麼把活放出去了,要是不好賣可咋辦?”
要說林氏怎麼能不擔心,昨兒個夏錦說有活給她做,她問了這錦兒也說了,但是錦兒說的那玩意兒,從來沒人做過啊,這萬一不好賣不是虧了嗎?
本來她還想勸勸錦兒,“要不成我先做點給你去鋪子裡試試看,要是好賣到時咱再做,再說現在家裡人也多,再加上老嬸、香兒和大伯孃這一天也能做不少,犯不得為爭這一口氣,把活放出去,真要是虧了划不來。”
沒想到夏錦卻說這事賠不了,而且就家裡這些個人是遠遠不夠的,“嫂子這事你就別擔心了,這事我心裡有成算,本來這事我也早就有打算的,我要把這喜糖做成一種風俗,不僅要讓這辦喜事的人家把這喜糖搬上桌,還得在送客人走的時候把這喜糖帶回家,把這喜氣分享出去。”
前些日子她便讓鋪裡的夥計向來訂這喜糖的人家,她便有推過這事,其中有兩戶人家就覺得不錯,說是待過些日子過來看看這喜糖包,若是喜慶便就訂上一些。
夏錦也想過這糖包若是做得精巧一些,這糖吃完了這糖包也可以留下來給小孩子做荷包或是做香囊掛在腰間也是不錯的,再說這一輩子能辦幾次喜事的,這能訂得起喜糖的人家也不會在乎多出這幾個糖包的錢了。
這也算是喜糖的周邊產品了,而且她已和江南布莊的老闆娘打過招呼了,這以後的面料她進貨的時候給稍回來,只收夏錦一成利錢當做運費,遠遠比別人便宜的多。
再說這糖包本就是自家糖果的延伸產品,以後也可以給在鋪子裡買得多的人一個優惠,定下個額度,買多少的糖果便送一個糖包,這樣即不怕這糖包沒銷路,又能帶動糖果銷售豈不是兩全其美。
最主要的是嫂子又有事可做了,也可以帶著老嬸和大伯孃家一起賺錢,夏錦都已經想好了,便讓他們三人合夥做這生意,這第一次的本錢夏錦先給他們墊上,以後從江南布莊拿貨的錢便就要從這糖包的營收中來,夏錦按這糖包的樣式訂下價格從他們手裡收。
這銀子一月一結,只是這事還沒與老嬸和夏大伯孃說過,不過想來她們也沒有不同意的理由。
夏錦做事一向是這樣的,若是別人待她好一分,她便十分的還給人家,當然若是別人待她壞一分,她也不十分的還回去,就向當初的夏大伯孃。
夏錦把這事原原本本的說與林氏聽,林氏這才打消了心中的擔憂,對與錦兒說要帶老嬸家和大伯孃家一起做她也是沒意見的,必竟這人要往前看,錦兒能從心中完完全全的願諒大伯孃她也很高興。
只是在她心中還有另一點想法,想帶著自家孃親一起做,或是給點活給他們做做補貼補貼家用也是好的。這事她也是心中想想也沒敢說出來,怕是惹了夏錦不高興。
晚些時候林氏把老嬸找了過來,說出夏錦的計劃,老嬸自是高興不已,林氏說出要算大伯孃家一份的時候老嬸直說要得要得,人家當初為救下寶兒可是連拿都霍出去了,這生意算他們一份也是算得的。
夏大伯孃那的高興自是不言而喻的,母子倆商量一下乾脆把自家這十來畝地給佃了出去,算算這收上來的租子也夠一家人嚼用的,母子倆便安心的跟著夏錦後面做活。
要說這夏大伯孃也算是有點見識了,一般的鄉下婦人哪啥得把地佃出去,若是真是巴著這幾畝地不放手只怕夏健也不能安安心心的做活。
再說自從夏大伯孃的傷好後便不能做這重活了,必定是傷了底子的,而夏健一人的話這十畝地就夠他一個人忙活的了,還到夏錦做什麼工呢。
這糖包生意他們幾人商量了一個非要算上夏錦一份說什麼錦兒又是出錢,又是出樣式的沒道理不算他一份的,夏錦拗不過幾人也只好答應了,只是她也說自己也沒時間多費心這事便只要了一成。
這樣他們一人三成便也好分些,林氏最終也沒把讓林家參一股的事說出來,必定這孃家人對夏家是個什麼態度大家都看在眼裡,若真是讓孃家摻和了這事只怕也是不會做長的。
林氏想著還是自己掙了銀子後多補貼一下算了,這爹孃再怎麼偏心那也是自己個的親爹親孃,無論如何也是沒法放下不管的。
兩個多月的時間,這糖包的生意可是做得紅紅火火,不僅在大興鎮買得不錯就是夏錦在臨鎮先開的兩家糖鋪,也是每月用量不小,可是把老嬸和大伯孃他們給喜壞了,扣了本錢一家少說每月也能賺上個四五十兩的,這要是放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