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他的,我告訴他我最喜歡的是Chanel No5。這個男人怎麼記不住,編故事細節要準確。”

這下子輪到我轉過身來看這個女人了:可不是嗎?男人管逼死人命的大事,女人管走上死路的具體細節。

所以我期待女人拿起電話,我可以享受地聽到她的仙人球竟然開出紅白紫三朵花,很吉祥;她的小京巴狗竟然開始懷孕,肯定是鄰居家野狗耍流氓,如果基因沒有被汙染,肯定送我一條小狗;或是孩子尚不到十歲,竟然快寫完一本小說,從同性戀到異性戀,大講男性雄心壯志,才華橫溢,看來會是一個托爾斯泰。真了不起--到此電話可以結束,小男人也危險,我也夠困了。

為什麼孔老夫子抱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因為孔子帶一大幫野心青年,周遊列國搶官做,當過此國或彼國的大官,而且捲入政爭。假如沒有女子加小人把他拉回家,他就沒法餘生關在草屋裡述而不作,成為歷史第一牢騷家,而早就在某國被政敵砍掉腦袋,歷史就少了一堆自以為聰明的話頭。

當然也有巾幗英雄,中國傳世第一人花木蘭,此人無數戰場拼殺,竟然從來沒受過傷,更不用說十八年沒有脫下盔甲衣服洗過澡之難,尤其每次小便竟能完全隱藏,到荒漠地帶乾脆整日不撒尿,真是歷史第一奇事。這種英雄,我希望女人們不要做。

外國傳世第一人,稱為聖女貞德。此人在法軍全面失敗退居一隅時,振臂一呼,全軍振奮。結局當然很慘:被法軍中嫉妒的將領出賣,燒死在火刑柱上,罪名是“巫女”。我想她也是巫術中人,不然哪能讓全軍聽令?

鐵血宰相俾士麥,如果遇到個慈禧當政,抽用軍費建花園,又有什麼辦法?所以雌威加雄心,最要不得。Feminism,先前譯為“女權主義”,現譯為“女性主義”,我舉雙手贊成。不是說女人應當把“權”拱手讓給男人,而是說女權成了主義,與男權主義一樣危險。

請想一下,全人類每個人一概雄心勃勃,這日子還過不過?我每天臨睡前的電話粥還煲不煲?

趙毅衡 視界

趙毅衡。男,生於廣西桂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自1988年至今: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席教授(Reader)。

主要中文著作有:《遠遊的詩神》1983,《新批評》1984,《符號學導論》1990,《苦惱的敘述者》1991,《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1997,《必要的孤獨:形式文化學論集》1998,《建立一種現代禪劇: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1998,《禮教下延之後:中國文化批判諸問題》2001;主要英文著作有《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1995,《Towardsa Modern Zen Theatre》2001;主要文學創作有:《居士林的阿遼沙》中篇,1994,《沙漠與沙》長篇,1995;主要譯著有:《美國現代詩選》、《化身博士》等。

趙毅衡的隨筆文章,手法故意樸實,從多視角、別人不屑入手的層面詮釋出常規問題的令人撼動的文化意識,折射出思想的廣闊。

把希特勒寫成一個人?

希特勒是人還是魔鬼?這好像是個弱智問題,或者只是戰時宣傳部的問題。很多人認為:把希特勒寫成魔鬼,實際上是不僅為希特勒開脫(“反基督”也有其歷史使命要完成),也為一代德國人的錯誤開脫(人如何能抵擋魔鬼煽惑之蠹?)只有把希特勒作為一個人來分析,才能真正得出歷史教訓,使今後世代不再重複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慘劇。

歷史家,傳記家,已經做了半個世紀工作。從五十年代起,就有不少賣座的希特勒書籍出版。但是很少有小說這樣做。十年前我翻美國後現代先鋒作家戴文坡的短篇小說“銅色葉子紅葉子”,寫希特勒去看望尼采已經高齡的妹妹,全篇用的是“戈倍爾式”誇而無當的恭維讚美調子。有讀者指責說,這篇小說是在讚美希特勒,實際上稍有一點藝術敏感的人,都會明白,這篇小說是在反諷:言詞可以多麼虛假,“善行”可以如何虛偽。使我悲傷的是,許多讀者竟然看不到此中奧妙。

2004年,德國上演了據說是第一部德國人拍攝的希特勒“傳記片”《崩潰》(Der Untergang),以希特勒最後的速記員視角,寫希特勒自殺前在地下指揮所度過的最後12天。全片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