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這部電影編劇的出色之處,在於把希特勒政治煽動的內涵,寫得非常真實。典型的希特勒政治語言,臺詞幾乎是當年幾次演講的實寫,卻與他的“個人感情生活”聯絡很緊。例如希特勒大談“德國需要鐵的紀律”,我們知道他是說蓋莉必須遵守他的紀律;例如他激動地說“德意志,我在祭壇上獻出我的血”,我們知道他想到的是蓋莉血汙的屍體,他獻上的不是他的血,是其他人的血。在這個頭腦中,民族的與個人的,政治的與男女的,是混成一片的。

這樣的“人性化”影片,處理非常出色。我推薦中國影片進口公司買下放映權。

歷史學家往往指責藝術家:我們多少年前早就討論過的問題,你們今天才碰。電視劇《走向共和》引發爭論時,近代史界就有這個牢騷。豈不知,學術訴諸理性,藝術訴諸感情。很多藝術描寫,不是一個“事實真實”就能解決。希特勒是不是應該寫成一個人,在藝術中,就絕對不是寫歷史那麼簡單。

一個現成的例子:就在BBC放《阿道爾夫舅舅》的那個晚上,哈里王子去參加一個化妝生日派對。這個有名的惹禍包,竟然穿了一套德軍服裝,佩戴納粹黨袖章。第二天英國報紙刊登出大幅照片,輿論大譁。他正報名軍校,輿論要求軍校拒收。這個王子已經20,竟然如此不知起倒,對歷史的敏感,與中國影星類似。

連王子的歷史覺悟都如此,我們對“人性化”地描寫納粹,不免有點擔憂。今年慶祝反法西斯勝利60週年,且看作家藝術家如何對付這個難題。

文學這遊戲不公平

“現代文學”這個概念,出現才不到一百年,中國人對文學的態度就來了個滿擰。

一九零二年,梁啟超登高一呼:“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

梁啟超眼光的確不凡。二十世紀的中國,果真不斷在“革新”文學,藉此革新一切。五四以後,無論左右,很少敬重梁啟超,卻都認“新”文學為新中國第一步。此後幾乎整整一個世紀,事事都有文學帶頭。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首先掃蕩文學,以至於八十年代初治癒“傷痕”也得靠文學。文學如此重要,難怪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文學家自視甚高。

現在弄文學的人,對這一百年文學,理所當然地瞧不起。內容不害臊地宣傳不必說了,就說藝術性,或者說技巧,現在任何一個寫詩的人,都可能比那時的著名大詩人寫得好。這很容易證明——隨便拿兩本詩刊比一下就行。小說也一樣。

“不公平”的是,八十年代初之前的文人,自認為民代言,他們的作品果真全民族都讀,而且真是全民族的文化英雄——比今日歌星影星更為威風,他們有道義的優越感。

另一個“不公平”,也就好解釋了:文學既然參與政治遊戲,文學家有時被當作政敵:貶謫流放,判刑坐牢。政治本來就是成王敗寇,天無二日地無二君,得意者少敗亡者多。作家詩人,寫得既不高明,卻是名滿全國萬眾景仰,萬一捲入政治的絞肉機,不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如此,第三個“不公平”,也就好解釋了:當今的作家詩人批評家,比前輩高明得多,名聲卻與其他職業者相仿,極難傳到文學小圈子之外。收入也不佳,靠其他工作“養”寫作。但是不用抱怨。沒人讀你寫的詩,但是你絕無生命之虞,除非自殺。有幾年,中國詩人自殺比例漸漸高起來,恐怕也是文學地位正常化的標記。

文學家地位不高,想做文學家的人卻太多:寫小說是無本生意,只要有空閒,文學創作空前繁榮。這本是好事,偏偏讀者並沒有因為休閒而增加。於是創作找不到讀者,文學刊物無利可圖改成時尚刊物。2004年中文長篇小說出版竟達1000部,絕大部分印不到幾千冊。2004年據說出版詩集1000部,幾乎全部是詩人自己“贊助”,所謂“虛榮出版”:作者買了送人。

當然,想當歌星,球星,明星的人更多。一百個球星,是拿一百萬沒有踢出名堂的足球少年墊底。問題是娛樂明星得大名賺大錢,連失敗者賭了一百萬都覺得值。文學家無名無錢,擠上去也是一條小道,被擠下去的大多數,就覺得不值。

於是“憤怒出詩人”,寫出的文字越發多。這是第四個不公平。

雞湯誰先喝?

傑克。坎菲爾(JackCanfield)先生,60年代在哈佛上大學,學的是當時嬉皮士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中國歷史。嬉皮士唾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