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英國人——之所以猝不及防,不是由於他們沒有得到將要發生什麼事變的警告,而是由於他們沒有及時地相信這種警告。
在災禍發生前10天,諜報局的奧斯特上校向他的一個親近的朋友、荷蘭駐柏林武官J·G·沙斯上校透露了德國“威塞演習”計劃的訊息。沙斯立即通知丹麥海軍武官寇爾森上校。但是安然自得的丹麥政府並不相信自己的海軍武官。當4 月4 日丹麥駐柏林'695' 的公使打發寇爾森趕快回哥本哈根親自報告的時候,他的情報還是沒有得到重視。甚至在事變發生的前夕,即3 月8 日晚上,已接到德國一艘滿載部隊的運輸艦在挪威南部海岸——就在丹麥北面——中了魚雷的訊息,不少丹麥人還親眼看見一批德國海軍艦隊在他們的島嶼之間向北駛去,甚至在這個時候,晚餐桌上有人說到國家已處於危險狀態時,丹麥國王對這話還一笑置之。
“他真的不相信有這回事。”一個當時在場的禁衛軍軍官後來說。他還說,事實上,國王餐後還到皇家戲院看戲,心情“充滿自信而愉快”。早在3 月間,挪威政府就從駐柏林公使館和瑞典人那裡接到關於德國軍隊和海軍艦艇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港口集中的警告。4 月5 日從柏林收到了一件確實的情報說,德國人即將在挪威南部海岸登陸,但是奧斯陸的麻痺自滿的內閣還是對之抱懷疑態度。4 月7 日,發現有幾艘德國大型軍艦向挪威海岸前進,同時並接到英國飛機在斯卡格拉克口外掃射德國艦隊的報告;4 月8 日,英國海軍部通知挪威駐倫敦公使館,說發現有一支強大的德國海軍駛近納爾維克;而奧斯陸的報紙也發表新聞說,當天在挪威的利勒散附近海面遭到波蘭潛水艇襲擊的“里約熱內盧”號運輸艦上遇救的德國士兵宣稱,他們是去卑爾根協助抵禦英國的——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挪威政府還不認為有必要採取顯而易見需要採取的步驟,例如動員軍隊,在所有港口的炮臺裡配備充足的兵力,堵塞飛機場的跑道,或者——尤其重要的是——在通向首都和主要城市的易於敷設水雷的狹窄水道上設定水雷。如果這些事情都辦到了,歷史也許會別有一番轉折。
不祥的訊息,正如丘吉爾所說的那樣,在4 月1 日就開始傳到倫敦了。4 月3 日,英國戰時內閣討論了最新的情報,尤其是從斯德哥爾摩來的情報。這些情報說,德國人在它的北部港口集中了相當多的兵力,目標在於向斯堪的納維亞推進。但這訊息似乎並沒有受到認真的考慮。兩天以後,4 月5 日,當德國第一批海軍補給艦逛已經出海的時候,張伯倫首相在一次講演裡宣稱,希特勒由於沒有在英法毫無準備的時候進攻西線,已經“錯過了機會”——這句話使他不久以後就自悔失言。”
據丘吉爾說,英國政府這時認為,德國人在波羅的海和北海港口內增兵的目的,只是為了一旦英國為了截斷從納爾維克運送'696' 鐵礦砂的航道而到挪威領海佈雷同時也佔領納爾維克和南部其他一些港口時,使希特勒便於反擊。
事實上,英國政府當時的確正在考慮進行這樣的佔領行動。經過7 個月的挫折以後,海軍大臣丘吉爾終於獲得了戰時內閣和盟軍最高軍事會議的批准,於4 月8 日在挪威水路上佈雷——這是一個代號叫做“維爾弗雷德”的軍事行動。由於看來德國人可能對於他們的納爾維克鐵礦砂運輸線受到封鎖這一致命打擊採取有力的對策,因此決定派一小批英法聯軍到納爾維克去,並且一直挺進到附近的瑞典邊境。據丘吉爾說,另外還要派一些軍隊去更遠的南方的特隆赫姆、卑爾根和斯塔瓦格爾登陸,“以阻止這些基地被敵人佔領”。這就是人們所知的“R—4 計劃”。
這樣,在4 月的第一週,當德國軍隊已經登上各種艦艇準備開赴挪威的時候,英國軍隊雖然人數要少得多,也已經在克來德河登上運輸艦,在弗爾斯河登上巡洋艦,向著同一目標前進。
4 月2 日下午,希特勒在同戈林、雷德爾和福肯霍斯特舉行了長時間的會議以後,釋出了一道正式指令,規定“威塞演習”在4 月9 日上午5 時15分開始。同時,他還發布了另一道指令,規定“佔領時必須千方百計防止丹麥和挪威兩國國王逃到國外。”同一天,最高統帥部還把這個秘密計劃告訴了外交部,對裡賓特洛甫發了一道詳盡的命令,指示他準備採取外交措施勸誘丹麥和挪威在德國軍隊到達的時候不戰而降,井編造一些理由為希特勒的最新的侵略辯護。
玩弄詭計的工作還不限於外交部,海軍也要耍些花招。4 月3 日,第一批艦艇剛出發,約德爾就在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