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的豬和家禽已經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國人將一些死豬、死雞從船上扔下了大海。可緊接著圍觀看熱鬧的清帝國民眾便爭先恐後的跳下水,爭搶著將那些死豬死雞撈起來。他們無一不面帶欣喜,彷彿從天而降了大便宜。
從天津港登陸後,使團行船北上,沿白河前往北京。幾天的行程令馬嘎爾尼及斯當東等人大為驚訝:兩岸居民寒酸落後的平房,清帝國民眾寡淡的生活狀況,令他們心中的黃金國度的形象開始了動搖。
大英帝國從一百多年前與清帝國開展貿易以來,對於清帝國的具體情況其實一無所知。英國人只到過清帝國的一個城市,那就是唯一的通商口岸廣州,而且即便是在廣州,他們也僅僅被允許在十三行街範圍內活動。
所謂“十三行”,便是清帝國指定負責對外貿易的十三家商行,他們負責採購和銷售所有對外貨物,對外國商人的商品具有絕對的壟斷權力,簡單的說就是定價權。他們充當著外國人與清帝國政府的中間人,對清帝國的官員們卑躬屈膝,對洋人卻耀武揚威、風光無限。
英國商人在廣州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十三行的監督和管理,他們不被允許亂走一步、亂說一句,不許攜妻來華,也不許找清帝國的女人解決生理問題,即使是ji女。
這種如同囚徒般的生活在歐洲商人的描述中便是:人們在歐洲喝的每一杯茶無不滲透著廣東購茶商人蒙受的羞辱。
此外,更令人痛苦的是清帝國官員的勒索壓榨,廣東海關的貪汙腐敗是令人髮指的,每條海外商船從停泊到補給要繳納“丈量銀子”、“官禮銀子”、“通事銀子”、“押船家人銀子”等一系列三十八條關稅以外的勒索銀,甚至有時總額高達進口貨物的百分之二十。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清帝國的政府對於政治利益的注重是無以倫比的,絕對凌駕於經濟利益之上。
在清帝國的皇帝乾隆眼中看來,啟用原來的寧波等通商口岸會給浙江經濟帶來推動,但更重要的是也會增加帝國的管理成本。漢人難治,尤其是浙江一帶的漢人最為難治,多開一個通商口岸便是多了個裡通外國的視窗,這自然不可為之。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清帝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壓根不需要外來貿易的刺激,沒有這種需求,自然沒有推動的動力。在清帝國的皇帝陛下和官員們眼中,商人乃四民之末,外夷又乃商人之末,與之打交道有失天朝上國的體面。
因此,此次來訪清帝國,馬嘎爾尼主要是為了解決英清兩國貿易問題,卻不得不打著“祝壽”的幌子,否則也許他壓根見不到乾隆皇帝的面。
然而就是這“祝壽”的幌子令雙方產生了個巨大誤會:清帝國看來英紅毛國無非是屬國來貢,喬治國王精心準備的用以展示國力的禮物無非都是些貢品。而英國本質的想法卻是建立如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的正常外交關係。
初次的來訪便在這種雞同鴨講的誤會中友好交涉下去,而此時駐北京的沙俄帝國通商貨棧卻已經將情報送交了聖彼得堡冬宮。
女皇陛下於某日公務閒暇的時候拎起駐清帝國貨棧送來的情報掃視了一眼,大笑出聲。
五位近身秘書好奇的望著女皇陛下,其中一人大膽的問道:“陛下因何發笑?”
女皇陛下一邊將情報扔給他們,一邊笑著說道:“喬治國王自以為能與清帝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真是太高看他們了。對我沙俄帝國他們都一貫擺出天朝上國的姿態,一廂情願的以為我們是屬國,上次與外交部簽訂邊界續約的時候送了我們諸多禮物卻非要在公文上署名是我方朝貢的退還品,這麼個有意思的國家,你指望與他們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不等於是熱臉貼冷屁股嗎?真是好笑之極。”
如履薄冰 第二十六章 出使清帝國(中)
收費章節(12點)
第二十六章 出使清帝國(中)
被女皇陛下視為熱臉貼冷屁股的馬嘎爾尼一行,此時還沉浸與清帝國官員們的蜜月期。
他們一路行船北上,路過海定時,英國使節對當地的清帝國官員提出了一個請求:找一個熟悉海路的人把他們的船領航到天津港。當時與之交涉的總兵大人一口答應,但與英國人設想的僱傭招募不同,總兵大人的辦法直接而暴力:他派人到街上搜抓逮捕,很快就帶回來一群人,這些被“拉了壯丁”的百姓一個個雙膝跪地接受審問,對於沒有酬勞的帶路引航,他們自然是厭惡的,於是便羅列出種種理由祈求赦免,可總兵最終的答覆是: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準備,隨後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