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正中英艦的煙囪,一聲炸裂,沉下海底去了。臺上的官兵,齊聲歡呼。化成又開第二炮,這一炮,卻沒有前時的準,只擊斷了英艦的桅杆,放到第三炮,仍不過擊斷船桅;第五六回放炮,卻是射不著;接連打了數十回,雖擊死英兵數百名,終不能打沉英船。化成性急起來,把住錨頭,仔細窺著,適有一艦鼓輪駛入,化成連擊兩炮,一炮擊著敵艦的汽鍋,一炮擊著敵艦的輪葉,那艦向下一沉,又望上一躍。一躍一沉,鑽入水底,只剩了桅杆的頭梢,微露海面。筆筆曲折,真好筆仗。這邊臺上鼓譟如雷,比第一炮越發歡躍。化成亦欣喜非常。

這位牛大帥,聞知官兵得勝,也想到軍前揚威,跨上寶馬,馳出南門。不要他輕出,他偏輕出。徐州兵亦隨著前來,由總兵王志元押陣。牛大帥意氣揚揚,只道英艦已退出口外,他來虛張聲勢,託詞策應。縱著馬上了海塘,見兩邊正在酣戰,你一炮,我一槍的轟擊,他已驚得目瞪口呆;突然面前落下一顆流彈,險些兒把靈魂飛去,轉身就跑。這一跑,跑出大禍祟來了。不要他輕入,他偏輕入。原來臺上兵弁,聞制臺親來督戰,正格外奮勇,忽見牛制臺奔回,徐州兵統同駭散,海塘上杳無人跡,還道後面伏著英兵,不禁慌亂;心中一慌,手中漸漸疏懈。這時英兵攻西炮臺不下,方轉攻東炮臺,東炮臺守兵,聞西炮臺炮聲漸稀,錯疑西炮臺已經失守;又經牛大帥一逃,不由的魂銷魄喪,棄臺而走。

英兵乘勢登岸,踞了東炮臺,復來夾攻西炮臺。化成前後受敵,危急萬分,周世榮請化成退兵,化成拔劍叱道:“庸奴,庸奴!我誤識汝。”世榮易服潛逃。這位陳提臺化成,尚竭力支撐,手燃巨炮,猛擊英兵,怎奈顧前不能顧後,後面的炮彈,接連打來,化成受了數彈,噴下幾口狂血,捨生取義去了。守備韋印福,千總錢金玉、許林、許攀桂,外委徐大華、姚雁字等,見提臺陣亡,感他平時的恩惠,情願隨死,乃與英兵鏖戰許久,究竟眾寡不敵,先後戰歿。武進士劉國標,趁這血戰的時候,奪出陳化成屍身,揹負而出,藏在蘆葦裡面,嗣經嘉定縣令練廷璜,遣人舁至關帝廟殯殮。百姓多扶老攜幼,爭來哭奠,生榮死哀,陳提臺也好瞑目。只牛制軍奔回寶山,未曾喘息,忽報東西兩炮臺,統已失陷,提督以下,多半殉難,英兵已來攻寶山了。牛鑑不待聽畢,忙帶親兵若干,拼命出走。英兵勢如破竹,直入寶山,轉陷上海,又揚帆入長江口,去追這位牛大帥。江浙有幾句童謠道:一戰甬江口,制臺死,提臺走;再戰吳淞口,提臺死,制臺走;死的死,走的走,沿海碼頭多失守。

究竟牛鑑能逃得性命否,容待下回再表。

弈經、牛鑑,平時本無功績可言,乃用以作折衝之選,其致敗也宜矣。朱貴父子,及陳提臺化成,皆驍勇善戰,一誤於文蔚之不救,一誤於牛鑑之猝逃,弈經於無可諉之中,猶可強諉,牛鑑則膽小如鼷,聞炮驚走,坐亂軍心,徒委陳化成於敵手,為國家失一良將,其罪殆不可勝誅矣。本回於朱、陳戰狀,極力形容,即所以甚弈經、牛鑑之罪。旁及死事諸將弁,及殉節諸工役婦女,尤足愧煞庸奴。

第五十五回 江甯城萬姓被兵 靜海寺三帥定約

卻說牛鑑自寶山逃走,沿路不暇歇腳,一直奔回江寧。英兵即溯江直入,徑攻松江。松江守將姓尤名渤,乃是壽春鎮總兵,從壽春調守松江城。他聞英兵入境,帶著壽春兵二千,到江口待著。英兵見岸上官軍,一隊一隊的排列,嚴肅得很,他也不在心上,仗著屢勝的威勢,架起巨炮,向岸上注射。尤總兵見敵炮放來,令兵士一齊伏倒;待炮彈飛過,又飭兵士盡起,發炮還擊。這二千壽春兵,是經尤總兵親手練成,坐作進退,靈敏異常,俄而起,俄而伏,由尤總兵隨手指揮,無不如意。英兵放來的炮彈,多落空中,官兵放去的炮彈,卻有一大半擊著。相持兩日,英兵不得便宜,轉舵就走,分擾崇明、靖江、江陰境內,都被鄉民逐出。

當下英將巴爾克、臥烏古,及大使濮鼎查,密圖進兵的計策。臥烏古的意思,因長江一帶,水勢淺深,沙線曲折,統未知曉,不敢冒昧深入,還是濮鼎查想了一個妙計。看官!你道他的妙計是怎樣?他無非用了銀錢,買通沿江漁船,引導輪船駛入。中國人多是貪財,所以一敗塗地。沿途進去,測量的測量,繪圖的繪圖,查得明明白白,並探得左右無伏,遂決意內犯。

鎮江紳士,得此訊息,忙稟知常鎮通海道周頊。周頊同紳士巡閱江防,紳士指陳形勢,詳告堵截守禦事宜。周頊笑道:“諸君何必過慮!長江向稱天塹,不易飛渡,江流又甚狹隘,水底多伏暗礁,我料英兵必不敢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