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因我來得晚了一步,衛子夫早已侍駕多年,只因你來得晚了一步,衛氏子已經降生。除此之外,我們哪點不如人?她衛子夫若是良子家我也認了,明明是出身不比我尊貴的,她一介奴婢都能想著當皇太后,為什麼,我不行?”

“你在胡說些什麼?不想爭?封王便好?你也想封到長沙去麼?你以為母親不想你平平安安過一生麼?你不想爭,他們也未必容得下你!你只比他差一歲,隔得太近,不光是我看著你有可能,他們難道不防備你麼?呂太后當年,是怎麼對高祖諸子的?要母親再給你說一遍麼?”

聽得多了,劉閎心下不解,衛娘娘人不壞的,哪有傳說中呂后的兇狠?不明白還要爭什麼,父皇更喜歡自己不是麼?

直到母親病亡,他才明白,自己不爭出頭來,別人便要踩著自己的肩膀去出頭。爭了,得了太子位,至少,沒有奴婢敢在背後“小聲”議論。皇兄在看到衛娘娘也給自己備了東西的時候,不會露出那樣的眼神,就像自己看到餓了飯的小狗時,很想扔出一根肉骨頭的眼神。看小狗的時候,覺得自己真是太善良了,等到自己被那種眼神看的時候,心裡卻忍不住泛嘔。天皇貴胄,誰願被人施捨?

不用被人可憐,感覺,還真好。

立了太子,便要給太子配齊全套的班子,做劉徹的太子,是幸福的,做太子以外的其他兒子,簡直像是遇到了後爹。於是,諸王尚未離京,便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父皇給太子配的豪華陣容壓得喘不過氣來,劉據分外難過——劉徹把衛青也列進了太子師傅的名單裡。朝臣倒覺得劉徹還算厚道,待衛家榮寵依然,也不算怠慢了功臣。

諸王就國,也要配一套班子,比起太子來,卻差了一頭不止,同時,《左官律》、《附益法》的存在,讓有能之士不想為諸侯王效力——諸王的情緒都不大好。情緒再不好,規定的禮數還要做下來的,拜了宗廟拜父皇,再到太傅面前聽一次課,這是必須的。至於朝中其他的大臣,本就與年幼的諸王相交不多,藩王結交大臣,又是犯忌諱的事情。

臨別的課程很短,也就是說幾句要善待臣民、忠於皇帝、為國守藩的場面話罷了。說的人照本宣科心說我說的你們到底聽沒聽啊,聽的人蔫頭耷腦想著這輩子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回長安,都巴不得早點完事。

—————————————————————————————————————————

太子已定,韓嫣覺得,自己能夠做的,都已經做了,再佔在丞相的位置上,也難有建樹。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上半句正確,下半句不然,一代人,能夠在歷史中風光個幾年,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是一個人呢?“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才是真實寫照。

比如韓嫣,外頭看著風光,他自己心裡明白,自己不過因為沾了兩千多年知識的光而已,讓他開頭還能湊合,再繼續下去,怕是要黔驢技窮,自己能做到現在這個樣子,已經是老天幫忙了。背出來的知識與現實還有一大截的差距,從最早的軍事改革開始,韓嫣就已經領教到了現實環境的威力——你說軍隊要廉潔?可以啊,但是,你知不知道軍中慣例?戰利品從來就是三分自留七分上繳的。打得越好,掙得越多,所以將士用命。不然,單靠明面上的軍餉、賞賜,收入也就比種田多那麼一丁點兒,能讓人心甘情願地賣命麼?這可是貨真價實地“賣命”啊。前面拿命在拼,萬一死了,後面老婆孩子餓得頭昏眼花,誰願意?

起先的那套雜燴學說,幾經修訂,終於成形,出來的結果也讓韓嫣感嘆——不能小看任何人啊。為國成神的說法是沒了,劉徹大手一揮,為國犧牲之人入了忠烈祠,成了臣民學習的榜樣。中心思想就是為國為民,講求實效。

人的經歷很重要,當時提出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很高明,在官場上混了二十年後回頭再看,當時的想法真是太簡單了——誰都能成神,豈不天下大亂?怨不得日本戰國了那麼久。劉徹沒因此把韓嫣給滅了,真是太給面子了。還是實踐出真知,空想出來的東西,不經實踐檢驗,那是滿身漏洞活似蓮蓬浴頭。

人所處的位置也很重要,劉徹坐得比韓嫣高,雖然沒了兩千年的積累,他所看到的東西,有時候還是比韓嫣要清楚許多。

既然如此,能賣弄的都賣弄了,效果還不算好,何必再尸位素饗?真要等到被後浪推死在沙灘上麼?死得也太難看了。

再者,穿過來三十多年了,以前的知識,自己也很難記全了。誰能把三十多年前學的、一直沒有怎麼用過的東西,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