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几前看著老伴整理剛收到的年貨,一臉驕傲。
雙卡雙待的手機裡傳來提示音,又有一個電話打進來了。
但正在通話的是“一手提拔”自己的老領導,而且是打心眼裡尊敬的老上級,韓博自然不會三言兩語敷衍了事,坐下來不無歉意地說:“盧書記,今年春節我們打算在北…京過,不回思崗了。”
老盧在這方面還是很通情達理的,興致勃勃地說:“我知道,曉蕾跟我說了,你爸也給我打過電話。你們兩家並一家,就應該這麼安排麼。聯絡你沒別的事,就是跟你說一聲東西收到了,又買這麼多,又花冤枉錢。”
“應該的,您不僅是我的老領導,也是長輩,過年哪能不送年禮?”
想當年快到春節時,家裡真是門庭若市。
儘管從未想過收人家好處、占人家便宜,不管收多少東西都會變著法兒還回去,比如把你家送的酒給他家,把他家送的煙給你家,價值大差不差,既給了人家面子也不會讓別人說閒話,但老盧還是喜歡這麼折騰。
退居二線之後就不比當年了。
拜早年、送年貨的人越來越少,退休之後更少,漸漸只剩下本來就應該走動的親戚,當年的同事和部下甚至連個電話都不怎麼打了,真是人走茶涼。
只有韓博、焦漢東和陳文兵這些年一直沒忘記自己,老盧不無感慨地說:“還有件事,春節我們也不在良莊過,去蘆薈那兒,機票都幫我買好了,後天走,估計要在她那兒住幾個月。”
語氣有那麼點失落,顯然在良莊過得不是很開心。
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是他已經退休這麼多年了還喜歡管事,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爽。雖然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