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回頭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嬤嬤,伸手扶去,“我知道嬤嬤做什麼都是為我好,不過這件事我有自己的章程。”還招手示意嬤嬤附耳過來,竊竊私語了一番,不在話下。

而還在江口的幾位爺,也陸續收到了京裡的訊息。

四爺沉默了很久,他就知道早晚會有這一遭。

但就如大師說過的,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這次的事怨不得別人。

而且有的時候看著不好未必是壞事,起碼他被禁了,就不會再被裹挾進太子的事裡。

只是沒想到弘暉竟然有膽子去看望十三,剛聽說的時候四爺可是心驚了一陣,等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反而又覺得很欣慰。

又從皇上的態度中看出,十三弟這回看著像是攤上大事,但其實也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皇上除了要以此震懾太子,無非就是要看看他們這些兄弟的態度以及朝臣的動向。

於是四爺著手就寫了封信,內裡是一句不提給十三求情的話,除了在江口的一些進展情況,再就是各種問候。又說最近時常夢到一些小時候的事情,頗有感慨,要不是自己出宮的時候十三十四都還小,或許還能多看顧他們幾年之類種種,事無鉅細,竟也寫了好幾頁紙。

關於十三的事,直郡王哪裡看不出老爺子要玩什麼把戲。這都幾十年了,玩來玩去還不是老三樣,偏偏老爺子還玩的很歡。有眼色的臣子多半是會順著哄著,而那些沒眼力見兒的不就是要著了老爺子的道嗎。所以他也不給十三求情,只是暗地裡給一些心腹大臣傳話,只抓著太子欲裹挾進張獻忠寶藏一事大做文章就行了,反正已經夠亂的了,也不怕更亂。

三爺倒是想省事,直接找四爺讓他在寫的信裡聯上自己的名,也不問四爺有沒寫信,寫了什麼,就這麼篤定的耍起了無賴。

四爺也是料到了一樣,只說:“這原本也不是什麼不可以的事,就三哥的筆墨功夫,這是高看弟弟了。只可惜三哥來晚了,昨兒夜裡就送出去了,這會估計已經到安徽了。”

三爺就搖頭失笑了,還點了點四爺,“老四就是老四,什麼時候都不讓人輕易佔去便宜。”不讓人佔便宜也就算了,說出口的話讓人聽了一點都不順耳。

八爺因為智囊何焯回鄉丁憂歸來,促膝長談了一整晚。

“家小就先派人送進京去,先生的女兒還按原來說的住在內宅,福晉會親自照料起居。”見何焯想婉拒,還抬手摁了摁,繼續說道:“先生也別多慮,這原本就是福晉的意思,她只會當己出一般來對待,先生大可放心。”

何焯還是站起來作揖,“何某何德何能,蒙八爺如此厚待。”

八爺素來是知道漢人書生的規矩大,而且何焯在江南計程車族眼中有著極高的聲望和影響。對待這種讀書人,絕對不是一般清客可媲,八爺也從來不吝惜拉攏。

要知道南方讀書人之多,入仕為官者多為南人,所以說南方計程車族可以影響整個官場都不為過。

而他們滿人要想統治好漢人居多的國家,自然是要把讀書人先拉攏好。

就是皇上,也很看重八爺同何焯交往,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八爺親自給何焯續了杯熱茶,笑道:“你我相處亦師亦友,何必拘泥這些。”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才再說:“眼下這件事倒是想聽聽先生的意見。”

何焯就說:“皇上平時放縱太子同直郡王他們踩高貶低,無非是無關大局,最後總能趨於平衡。”說著手指在桌上點了點,“但此事不關個人,而系朝廷。任何人要想從中作梗,那就是同皇上為敵。”言盡於此,剩下的不用說破,相信八爺也能明悟。

八爺不是沒想到這些,只是心有不甘,來了這裡這麼久,也一直在琢磨能用什麼法子給它攪渾了,一來可以擺老四一道,讓他在皇上那裡的信任大打折扣,二來等自己再上手這事,有了對比,辦好了也就顯得不是那麼輕鬆誰都能做到。

如今聽何焯這麼一說,反倒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皇上的手段他是望塵莫及的。

就是上回莫名其妙的把十四召去江南接駕,看著像是恩寵,可實際卻可能是因為對京城裡的動向瞭如指掌,才特意把人叫去敲打一番,要不無緣無故的讓他背道德經?還跟十三比試輸了,罰抄一百遍。惹的十四回京就閉門不出,想必也是受了訓誡才閉門思過的。只是沒有宣揚出來,不被人知罷了。

何況事後還動了內務府以及京裡各要處的大臣就能說明一切。只是沒點名用意,但是大家還不是心知肚明。這無聲的一巴掌打在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