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9部分

對面的兩名遼國官員聽了趙興地話,兩眼上翻,露出白眼仁。

何好古首先反應過來,他貌似熱情的單手往裡引:“請請,貴軍請進。”

其實不用何好古往裡請,宋軍正在跑步進入武清縣,漫長的佇列如同一條游龍,綿綿不絕,綿綿不絕經過這些人身邊,城門得空洞裡回想著他們的腳步,踏碎了武清城的死寂……

何好古無視宋軍地入境,以主人的姿態發出邀請,趙興正好需要這邀請,他順水推舟地回答:“武清縣、肖祥穩,兩位大人是地主,先請,請兩位大人頭前引路。”

兩位遼國官員不尷不尬地轉過身去,引領趙興與蔣之奇往城裡走。

蔣之奇很好奇,他第一次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一個遼國城市,興奮的連轎子也不坐了,竄到趙興身邊,仰首挺胸地步行隨兩名前導往縣衙走,邊走邊東張西望。

蔣之奇在望什麼?

他在望刺刀下的遼國百姓。那些漢人百姓臉上掛著屈辱、夾雜著恐懼的神態,默默無言的望著這支同胞軍隊進城,但他們臉上雖然也有憤怒,更多的還是順從——憤怒下的順從。

在縣衙坐定,趙興張口問:“道宗陛下如今在哪裡?”

何好古扭臉衝蕭禿餒使眼色,蕭禿餒回答:“陛下上個月在炭山,本月初,如沙嶺;壬申,耶睹刮諸部寇西北路,有傳言陛下望祠木葉山。”

趙興望了蔣之奇一眼,蔣之奇也露出難以置信的目光。

一國皇帝居然到處跑,國家有事都不知道該去何處尋找。

然而,就是一個這樣的國家,讓大宋吃了大虧,被迫簽訂了澶淵之盟,大宋每年要向遼國朝貢,交納貢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第三部 大軍閥的狐步舞

第3290章 遼國找不見忠臣

趙興仰天長嘆一聲:“96年了!”

趙興雖然沒細說,但蔣之奇知道趙興的意思,在場的遼國官員也知道。

澶淵之盟將好96年。

澶淵之盟對宋遼雙方來說,很難說是好處還是傷害。

宋真宗簽訂這個盟約後,自己都感到屈辱。為了避免國人指責,他開始了造神運動,動不動說某個神誇獎他,花費大量錢財封禪,結果,國家稅收都到了道士神棍手裡,國庫的錢搬到了廟宇裡。為此,宋神宗不得不開始“變法”,以充實國庫。結果,他們父子三代的瞎折騰是大宋亡了國。

在趙興所在的世界裡,教科書說是冗兵冗員使大宋國庫空虛,但哪種說法是延續了滿清的胡扯。冗兵冗員沒有使大宋國庫空虛,是造神運動花光了國庫的錢。宋朝官員再怎麼多,也沒到現代那種每16個公民養活一個公務員的程度,而後者可是“比美國好五倍”的。

與此同時,澶淵之盟後,遼國也開始走向衰敗,遼人一年到頭不事生產,就能享受大宋的供奉,他們也開始蛻化,開始追求享樂,追求奢侈。到了道宗皇帝這一代,其荒唐一點不比宋哲宗宋神宗差。他喜好打獵,因為宋遼多年持續的和平,持續享受宋國供奉的遼人覺得天下無大事,於是,一年到頭追逐獵物就成了遼國從皇帝到貴族最主要的事業。結果使女真人崛起!

從這個方面來說,澶淵之盟可謂雙刃劍,一份盟約,是兩個國家走向滅亡。

然而,從創造力來說,宋國實力其實一直處在上升階段。而遼國卻在不可避免的下滑。如果宋國君臣不折騰,歷史會改變嗎?

說起來,趙興現在攻入遼國,實在是選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奴隸制國家一個典型的特徵就是:肯負責的官員少。因為官員們不過是一群奴隸監工頭,生命與財產全憑大奴隸主的個人喜好而存在。一旦他們觸怒了大奴隸主,對方一句話,他們什麼也沒有了。

這年頭沒有手機、傳呼機、電報電話,皇帝陛下追逐獵物四處亂跑,獵物沒有確定的方向,皇帝陛下也沒有方向感。草原遼闊。國家發生重大事件,大臣們想要尋找皇帝陛下地蹤跡,一是碰運氣,二是聽牧民口口傳送的小道訊息。

因皇帝陛下這種打獵的愛好。故此遼國南部實際上處於一種自治狀態,全憑自己管理自己。宋軍幸運的選擇了南院大王去世的巧合。此時。新的南院大王還沒有任命下來,需要等南京道派出的人在茫茫草原上尋找到皇帝陛下的蹤跡,把南院大王去世的訊息告訴陛下,皇帝任命了新的南京道負責人。而後,才能對宋國地攻擊做出反應。

目前這種空虛的狀態下。其實正是大宋最好的攻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