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稅收都歸於朝廷,只要交易旺盛了,我的稅收就要上來。
你知道我這幾年大力墾荒,那些荒地已經變成熟田,發放到墾荒人手裡。這些田地有地人年初來耕作,年尾拋荒擱置,或者轉讓親戚朋友,但無論怎麼說,廣南稻穀一年三熟,那些地閒一個月都是浪費。這樣巨量的土地閒置,導致地價漲不起來,朝廷的稅收也受損失,讓蕃商參與,給予蕃商購置土地的權力,哪怕他們不去耕作,也可以對土地進行保值——保值,你知道嗎?在蕃商的眼裡,大宋的土地是最保值的。“
孫琮點頭:“我一定把你說的這點告訴朝廷。”
“至於逾期宋商的問題,那也是方便我水池將士,茫茫大海,毫無路標,有時候,一個船遇風暴漂離出去,有可能漂出去幾個月地路程。而大海實在太大了,海軍地一次征戰有可能要跨越年頭,因為他們要等待季風,躲避風暴。所以,海軍出戰,不能論月計算時間,而需要論年。
每位宋商都限定一年一個往返,這對經商的人來說是不公平地。有宋商的例子在前。我們的海軍也不敢出遠門,只能在澡盆裡行駛來行駛去,所以我們不應該限制我大宋百姓出海的日期。他們出海,雖然在海外的時候沒有交納丁口稅,沒有服勞役,但同樣,他們也沒有享受我大宋百姓地福利。我大宋官員也沒有為管理他們而付出心力,所以。這是件兩不虧欠地事。
為了能讓我們的水師,我們的商人走的更遠,我要求廢除商賈的港引與出海許可證制度,任憑他們自由出海,自由貿易。回來的時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