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只有懦弱無能之人才會在無能為力之時,把一切歸咎於老天不公。&rdo;&ldo;天道無情,最是公平不過。不會因人而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便是天道。&rdo;&ldo;大道無聲大道無言,天道從不與人講道理。&rdo;所謂的道理道德,只是凡人為了約束自己的行為,強行加諸於己身的枷鎖。正如凡人亦不會跟犬彘禽鳥講道理一般。上天視人,亦為螻蟻。這便是華夏推崇的&ldo;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rdo;。這是陸衡在試鏡時闡述的聞人敬,如今被《花與劍》的編劇組改頭換面挪到了蘇幕遮的身上。而在劇本的設定中,蘇幕遮這一段話便如晨鐘暮鼓一般,徹底驚醒了沉淪在殘酷打擊中的虞逍白。虞逍白因此跟隨蘇幕遮修習武功,併發誓要為父報仇。從電影的結構上看,這應該屬於第三幕,小高潮後的轉折鋪陳。而在電影的最後一幕,聞人敬為了斬草除根,將所有人引到他精心預備的陷阱之中,意欲殺掉所有人滅口。被聞人敬視為心腹大患的,自然便是神功大成的蘇幕遮。為了最先殺掉蘇幕遮,聞人敬處心積慮,最終利用蘇幕遮自幼閉關問道不諳人事的弱點,給蘇幕遮下毒,廢了他的內力。蘇幕遮的失敗,源於他過於堅信自己的道,堅信自己的武功,不將任何計謀放在眼中,所以失察於人心。然而令聞人敬沒有想到的,他自己的失敗也同樣源於此。所謂機關算盡作繭自縛。既是因果,也是人心向背。&ldo;……總而言之,蘇幕遮這個角色,代表的就是出世的道。而虞逍白和聞人敬,則代表的是入世的道。暫且不分析那兩個角色,單單說你這頭兒,拍攝過程中一定得把這個仙風道骨飄然出塵的這個勁兒給我端住嘍,一定一定按照你試鏡時的標準來發揮。&rdo;方愷之將蘇幕遮這個角色所代表的各種涵義裡裡外外地跟陸衡叨叨個遍,末了還覺得不放心:&ldo;你還有沒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rdo;整個拍攝過程中,陸衡的角色一共就三場戲。看起來不多,可關鍵是這三場戲全都是跟顧潤清的對手戲,同樣也是影片的重頭戲。方愷之不怎麼擔心前兩場戲,因為按照劇本的設定,第一場戲本來就是蘇幕遮的主場,這會兒聞人敬還沒有暴露出本來面目,所以演戲的時候肯定得收斂著來;而第二場戲是蘇幕遮從聞人敬的手下救出虞逍白的戲份,這一場主要是打戲,文戲的部分不會喧賓奪主。可是第三場戲就是聞人敬暴露出真面目的爆發戲份,上輩子顧潤清把這個角色塑造成經典,憑藉的就是這一段戲。《花與劍》能夠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所向披靡,憑藉的也是這一段戲份加成。方愷之現在擔心的就是陸衡在試鏡時的表現很出色,真到了拍戲的時候還能不能有這個發揮。要知道對手戲跟獨角戲可不一樣。面對顧潤清影帝級別的悍然爆發,方愷之擔心陸衡會被顧潤清壓戲。要是發揮的沒有那麼出彩,或者是相形見絀的話,可就完了。會直接影響到影片的立意和主旨。面對方愷之慾言又止的擔心,披著軍大衣坐在一旁的趙淼笑嘻嘻的補充道:&ldo;我聽明白方導的意思了。就是陸衡你這個角色可是個全程牛逼的角色,你一定得hold住,千萬別像我演《封神榜》似的,把牛逼演成裝逼了。&rdo;趙淼的心結全消,此刻倒也能毫不避諱的談及當年的失敗。甚至以自己為例打趣陸衡。趙淼說到這裡,還特意扭頭看著方愷之,求證似的問道:&ldo;方導,是這個意思吧?&rdo;方愷之嘴角抽搐了一下,其他人也都忍俊不禁的撇頭偷笑。陸衡特無奈的看了一眼裹著軍大衣凍成汪,還想著打趣逗貧的某個人,直白的威脅道:&ldo;待會兒拍戲的時候,你別跟我借熱帖。你就被威壓掉在二十米高空當風乾臘肉吧。&rdo;&ldo;別呀!&rdo;趙淼抱著熱寶一聲慘嚎,好漢不吃眼前虧的立刻舉手投降:&ldo;我錯了還不行嗎?我收回我剛才的那一番話。你可是我的第二恩師啊!是你,點燃了我生命中的那一盞明燈,是你,教會了我何為天道無情。小師叔啊,你可不能眼睜睜看著你的師侄被零下二十度的冷空氣凍死啊……&rdo;趙淼說到這裡,特耍寶的嬌羞怯怯地靠在陸衡的身上,嚶嚶說道:&ldo;倫家還是這部戲的男主角咩,凍死了可咋整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