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的考量從來都是對的,吳承平回到吳家之後,帶了禮物親自去拜訪了岳父,關縣令見吳承平一表人材,看見了就覺得歡喜,又考較了他的學問,發現他學問紮實,細問之下又是師出名門,覺得未曾辱沒了自己的女兒,很快就點頭同意議定婚期讓他們成婚。
吳承平心裡再怎麼不願意,七月初八他還是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花轎迎娶了自己的新娘。
吳承平的婚事當然不能跟嫡長子吳承祖的相比,但是在濟南府本地也算是一等一的體面,別人聽說了這是給庶子娶媳婦,暗地裡都贊劉氏寬宏大量。
結婚第二日吳承平帶著關氏來給吳家二老敬茶,吳怡看見吳柔偷偷用帕子掩了嘴。
關氏不算是個大美女,沒辦法跟歐陽氏相比,圓圓的蘋果臉一對大酒窩,圓圓的大眼睛,很是嬌憨可人的樣子,只能稱為可愛,不能稱為美女,身材也是略顯圓潤,這在古人眼裡是極有福氣的長相身材,吳憲跟劉氏見了她果然是極為滿意的,吳承平臉上看不出喜惡,只是一副淡淡的樣子,可是對妻子也是頗為維護的。
雖然結婚三天新娘子都是盛裝,但是關縣令本身只是一個七品縣令,家中雖然是世代書香但是先人存下來的書倒比銀子多些,他本身也是個清高的,能給愛女的陪嫁本就不多,雖然是儘量陪嫁了,可是在吳家人眼裡還是簡薄的可以。
來敬茶時關氏穿了件自己做的大紅的百子千孫襖,料子在普通人眼裡是上等的緞子,繡工也是極精美的,在吳家這卻只是體面些的丫環穿的衣料。
首飾只是赤金鳳釵、赤金步搖,都是民間的手藝,份量也略顯不足。
劉氏顯然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當即賞下了一匣子的首飾、幾匹上等的衣料,其實聘禮裡就有四季的衣裳、上等的頭面首飾,關氏顯然並沒有預料到吳家上下都長了雙勢力的眼睛,表面上規矩森嚴,實際上人人都帶著“打碼器”,算計著你這一身的份量,估摸著你本人的份量。
劉氏制家森嚴,下人們倒是不敢明面說什麼,背後有嚼舌根子的也立刻會被管事的媳婦、婆子訓誡,主子尤其是半個主子的嘴就堵不住了。
吳怡看著彷彿抓到了什麼把柄的王姨娘,有些尷尬的孫姨娘,臉上帶著幾分鄙視的吳佳,有些不自在的吳柔,淡定如常喝茶的吳雅,心知自己這位二嫂在吳家的日子不會好過。
孫姨娘原本對兒子的這門婚事是滿意的,在她看來對方是嫡女,又是官家小姐,家世人品配吳承平都是不差的,再說關縣令頗有才名,將來會平步青雲也說不定,可是關縣令卻一直在縣令的任上這些年,一丁佔升官的意思都沒有。
不過這也沒什麼,他在仕林的名聲足以彌補一切,如今見了兒媳和王姨娘的表情,孫姨娘難免有一絲的難受。
果然敬茶禮沒過多久,王姨娘就來她這裡串門了,“二奶奶果然是官家出身,那通身的氣派真真是大家風範。”剛剛喝了兩口茶,王姨娘就開始冷嘲熱諷起來,她們倆個鬥了一輩子,看對方吃鱉是她們最大的樂事。
“是啊,官家嘛,自然是要忠君愛國清正廉潔的,論起金銀來跟胡姑爺那樣的商家沒辦法比。”你女兒嫁得再好也不過是商人婦。
“你還不知道吧?胡姑爺捐了個戶部員外郎的閒差,雖沒有實職,但好歹也是官身了,日後來往行走都是方便的。”大齊朝有的時候是會把某些榮譽職位賣給有需要的商家的,但是絕對不准許捐官做實職。
“哦。”孫姨娘一副眼皮都懶得撩的樣子。
“唉,二爺啊,無論是人品、模樣、學問都是頭一份,可惜沾了個庶字,婚事上也是如此,要不怎麼說是天妒英才呢——”
孫姨娘差點把手裡的茶杯扔出去,“不會用成語就不要亂用,二爺還沒死呢,天妒什麼英才。”
“是我失言,是我失言。”王姨娘假笑道,“我前日啊聽丫頭們閒聊,倒是聽說了一件大好事。”
“什麼好事?”
“馮家的寶貝蛋馮壽山馮四爺的元配去了,正在尋繼弦,馮家老太太可是說了,不拘什麼出身,只要是身家清白、模樣長得好就行——”
馮家——大齊朝只有一個馮家,也只有一個馮壽山,那是皇后的孃家,太子的外祖家,若是吳雅甚至是吳柔巴結上了馮家——孫姨娘眼睛直冒光。
“這種好事也只有緊著四姑娘了,她現在在太太那裡可是頭一份。”王姨娘伸出了大姆指。
“這種事還是要太太做主的,我們哪有資格在這裡議論啊。”孫姨娘揮了揮帕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