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除了一二產業外,只有區位中心才有金融服務,總部經濟,交通運輸,商業物流等第三產業上的優勢,作為被滬城輻射的蘇錫常,永遠不會有這些優勢。

杭城幾乎輻射整個浙省,而寧城不說省會地位帶來的對蘇省的天然輻射,就僅僅區位優勢就足以讓寧城成為寧鎮揚徽省東南六七個城市的核心。

這都是蘇城比不了的……

這也是哪怕後世蘇城GDP日了天,叫著要上了深圳,工業總產值甚至超了滬城依然沒啥用。

本身就屬於滬城後花園,工業為主,沒有經濟輻射能力,肯定沒法跟深圳這種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全國創新中心,華南金融中心比地位的。

或許蘇城人民生活很好,收入很高,生活很幸福……

可這對啟航除了造成各種成本更高沒其他作用,至少沒有啟航想要的城市影響力。

選擇去蘇城還不如直接去滬城呢,可惜,當時的啟航去了滬城算是那跟蔥?

所以最終挑挑選選,楊帆還是選了容易出頭的寧城當成重心。

選了寧城,發展兩年也有了如今對寧城強大的影響,楊帆自然會一心一意的把寧城當成基本盤發展。(未完待續。)

第714章跟政府交流的套路

楊帆跟石巖說著寧城的優勢,在啟航眼裡又如何真正的發揮……啟航一步步走到今天,楊帆站的位置也不低了,至少進入了考慮城市發展力的水準上。

為什麼大企業哪怕在小城市起步,最終也只能在大城市裡蛻變?

就是因為小城市託不起大企業的盤。

再加上楊帆可以站在未來的高度,可以用審判的眼光看後世各城市的發展,從而有著更長遠的發展目光,對城市發展分析起來有著超越時代的高度。

產學研一體化,現在只是企業和高校的互動,實際上還是缺了很重要一環,政府推動。

國情如此,哪怕楊帆也無法改變。

“寧城現在最關鍵的不是怎麼吸引全國人才,而是把已經來到寧城的人才怎麼留住!”

作為寧大學生,楊帆其實很瞭解寧城的現狀的。寧大,東大等寧城頂尖大學的畢業生,哪怕有了啟航的參與留下了很多有用的人才,實際上還是一大半一畢業就離開了寧城。

“一個城市人才的根本競爭力在於就業崗位有多少,又有發展機會,而在這中間,啟航所能做的並不多。”

啟航大部分網際網路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在寧城頂了天也就幾萬職工……

這中間能起到作用的就只能是政府,政府去引導,帶動,確立知識密集型企業為主……啟航想要站在人才的金字塔頂,就必須把寧城變成堅實的金字塔基。

同樣,吸聚人才所需要的軟硬環境,宜居等條件,依然需要政府出面引導,而戶籍,入醫、入學、入保等相應問題一樣不是啟航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