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剩下我們這一干寡婦。雖然如此,我們仍然是忠心耿耿,從無怨言。不科我們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本來是我們有理,卻變成我們有罪。如今不光王蘭英逃亡在外,性命朝不保夕,而且還摘掉我們多少爺們用性命換來的“無佞天波府”的先皇御賜牌匾。我反覆思考了三天三夜,如今我們只有一條路可走。”
眾寡婦道:“老祖用您就說吧,走什麼路我們全都跟著。就是赴湯蹈火,我們也絕不後退。”
佘太君說:“媳婦們!這條路並不是讓你們去廝殺,這條路乃是辭朝,保住全忠全孝之路。”
眾寡婦急問:“老太君!怎麼個全忠全孝呢?”
太君說:“看起來咱們老楊家的全盛時期已經過去。當今皇上今天聽信饞言,不顧老楊家對朝廷的汗馬功勞,要殺王蘭英,明天就可能聽信饞言要殺老楊家另外的人。現在急流勇退,咱們老楊家還能保住忠於朝廷的名聲。辭朝乃是全忠。”
“這一次辭朝之後,咱們全家老少均回西寧老家。咱們葉落歸根,到西寧守住老楊家的祖墳,迫念老楊家祖先的風範,以後再設法把山後火塘寨的墳墓都迂迴西寧,咱們慎終追遠,時刻不忘老楊家的祖圳。這就是全孝。媳婦們,你們想想我說的對嗎?”
眾寡婦一片聲說:“對!老祖宗想得周到,我們願跟隨老祖宗一起回西寧。”
佘太君說:“好,既然大家都同意,咱們就先作準備,然後在適當時候,再行辭朝。”
眾媳婦們說:“悉聽名祖宗排程!”
佘太君說:“既然如此,穆桂英,你過來!”
穆桂英忙到前邊,問, “太君有何吩咐,孫媳自當照辦。”
佘太君說:“咱們要回西寧,須得有人去打前站。第一,須得事先把吃住安排妥貼,要不然,我們回去,免不了會手忙腳亂,惹人恥笑;
“第二,咱們西寧的祖墳,雖然每年都派人回去修繕、添土,但是這一次是我們全家回去,到得西寧後,必須祭祖,所以也得安排妥貼。
“桂英,命你帶排風,再領五十名家將去打前站,把上述兩件事情辦好。你可能辦到?”
穆桂英忙說:“老祖宗放心,孫媳一定辦妥。”
佘太君說:“桂英!排風!你們把這兩件事辦老之後,就到陝西鳳翔府等侯我們,在那裡也把全家的食住安排好。”
穆桂英和楊排風齊聲答應:“是!”
當天,楊排風親自挑選了五十名既老成、又能幹的家將,整頓好了行裝。第二天五更即飽餐早飯,拜別佘太君和眾長輩,出了楊府。
穆掛英和楊排風在府門之外上了戰馬。她們臨行之前,不由得抬頭看了看天波府的門樓,眼裡含著一股熱淚,心中存著一片惜別之情。
天波府乃是宋太祖趙匡胤感念楊繼業老令公父子為保大宋建立的功勳而修建的,雖不如皇宮大內雄偉壯觀,卻也修建得樓臺亭閣,應有盡有。穆桂英和楊排風都在這府內住過數十年。現在要舍此他去,依依惜別之情甚濃。
穆桂英和楊排風帶著五十名家將去了之後,佘太君就在修寫辭王表章,然後上朝裡給了哲宗皇帝。
哲宗皇市接了佘太君的辭工表章,看過之後,知道糸太君要辭王他去,乃是因為王蘭英的事情,心情不暢。他想,不要看你楊門只剩下了女將,可我也不能放你們走。有你楊家在朝,可以給我支撐半邊天下。於是就把表章留下不發,也不表示態度,就象沒有那回事兒一樣。
佘太君第一道辭王表章上去,等了幾天,沒有訊息,於是又寫了第二道辭王表。哲宗仍然沒有表態。佘太君又寫了第三道辭王表章。等了幾天,仍然沒有下文。
佘太君一連上了三道辭王表章,天子都沒有表態,太君想:看那意思不願意放我老楊家離開朝廷,還有一點君臣之義。雖然如此,我也不能繼續留在朝內。伴君如伴虎,沒準兒什麼時候,你又聽別人一面之詞,我老楊家可受不了。你不放我走,我也要去。
這一天正是三月十四,到了晚上,佘太君把全家老少都叫到上房,告訴眾寡婦說:“媳婦們!明天乃是三月十五,天子和滿朝文武要到太廟給本朝歷代天子的龍牌上香。我要到太廟,當著滿朝文武官員在歷代天子龍牌之前,堅決辭朝。天子無奈,一定會應允。柴郡主、張金定、李翠屏,你們今天晚上全家都要動毛收拾細軟之物,裝好車輛。然後把你們各自的官服疊好,擺正,上附各人的姓名,連同金印,俱都送到二堂。等到明天五更,你們就帶領車輛,出西門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