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
11月12日,孫中山出席廣州各界歡送會並發表演說。鼓勵大家把廣東建設好,使之成為革命的策源地。這個演說與莊繼華前世的演說出現較大的差別,最大的差別在於東征討陳,而不是北伐。在這個演講中,孫中山告誡全黨東征討陳是鞏固廣東根本之地的必然舉措,要求廣東同志積極努力達成此目的。
13日莊繼華無可奈何的看著孫中山登上永豐艦北上,他首次感到無能為力,他找不到一絲辦法來阻止。
永豐艦途徑黃埔,黃埔師生全體列隊於岸邊,蔣介石登艦,請孫中山登岸與黃埔師生話別,孫中山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踏上黃埔。在胡漢民、汪精衛等人陪同下孫中山乘汽艇上岸,似乎知道自己很難再回到這個自己寄予最大希望的校園,他一一巡視了學員宿舍,教室,食堂,觀看了學生表演的戰術演習。
隨後孫中山向全體學生髮表了簡短而熱情的演講。
“今天我要去北京了,因為北京發生政變,曹錕吳佩孚被推翻,這是我黨北方同志運動影響的結果。但是革命是不是因此成功了呢?我要說沒有。馮玉祥、胡景翼等通電說不過問政治,這是很危險的。革命是什麼,革命就是政治,是關係全國民眾的大事,現在馮玉祥等發動於前,不問政治於後,任其發展,故此次北京革命,絕無成功希望。這次事變雖然不能取得中央革命的效果,但我還是要去,這是因為只有我去了,表明我黨的態度,才能影響北方的人民,以後的革命才會進步。…,民國建立已經十三年了,國家依然紛亂,軍閥橫行,戰火不休,其中而黨內部分同志意志消沉,忙於追逐名利,在這些同志看來,革命就是開公司,投身革命就是入股,將來等著分紅;可是我要說革命不是開公司,投身革命不是入股,不是為了分紅,投身革命是為了挽救中國,挽救民眾,因此唯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革命才有成功之希望。”
…
“今天黃埔學生,能忍苦耐勞,努力奮鬥如此,必能繼承革命事業,必能繼續我之生命,實行我之主義。凡人總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若二三年前餘即不能死:今有學生諸君,可完成我未竟之志,則可以死矣!”
孫中山的厚望讓在場師生無不熱淚盈眶,熱血沸騰。蔣介石廖仲愷隨後發表講話,告誡全體學員牢記總理訓導,為革命努力奮鬥。
莊繼華上臺代表全體學員接受孫中山授予的國民革命軍教導團團旗。
隨後蔣先雲大步上臺,立正,舉起右手,握緊拳頭,轉身,面向孫中山。
全場近千人同時舉起右拳,一字一句從胸腔中噴出:“我們向總理宣誓,牢記總理訓導”
“我們向總理宣誓,牢記總理訓導”
“堅決與軍閥帝國主義鬥爭到底”
“堅決與軍閥帝國主義鬥爭到底”
“願為民族獨立解放流盡最後一滴血”
“願為民族獨立解放流盡最後一滴血”
“我們宣誓。”
“我們宣誓。”
千個年輕的喉嚨吼出的聲音,高亢熱烈。
“我們宣誓……”
千張年輕的面容,莊嚴激動。
“我們宣誓………”
千道堅毅的目光,閃爍著狂熱。
“我們宣誓………”
千條挺直的身軀,聳立在獵獵軍旗下,任狂風呼嘯,任烈焰高漲,無畏無懼。
“我們宣誓………”
……
……。
他們在這個時代裡受過較高的教育,在國家危亡,民族危機時,沒有選擇逃避,沒有尋找僻靜的港灣,無怨無悔的投入到黃浦,在今後二十餘年裡,他們的血將灑滿中國大地,他們之中的多數人沒有活到和平來臨,可是,此刻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救中國。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介石,你帶的好兵!”孫中山興奮的大聲說道,左右隨員卻各有心思,劉震寰、楊希閔面色不豫,胡漢民汪精衛目光閃動,蔣介石志得意滿。
永豐艦漸漸遠去,載走了近代中國最偉大的人物。孫中山12月31日到達北京,1925年3月12日病逝,靈柩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直到1929年5月才由國民政府安葬於南京中山陵。
這是這個時代目前最讓莊繼華傾佩的人物,無數次的失敗絲毫沒有削弱他的勇氣,每次他都以百倍的勇氣重新站立起來,率領他的支持者們發起又一次進攻,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他甚至願意為他獻出所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