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也經不起這番折騰。反正他們修車都是公家報銷。咱開自家愛車,咱不心疼誰心疼?!
備用電瓶
我使用過的幾款車,包括早年的FIAT UNO,後來的JETTA GTX和FIAT PALIO,都沒有做過特別的改裝。只是2001年後,開始在車上加裝第二塊電瓶,以保證車用電器和野外用電的需要。電瓶是80安石免維護的,選擇適合反覆充電的型別,直接用電線接在車載電瓶的正負極上,裝有充電和用電兩個開關以及12V轉220V300瓦逆變電源。電瓶接頭和開關接頭都有保險,以防短路。電路不是小事,務必由專業人員安裝。這是我最近一次加裝的第二塊電瓶示意圖。
當充電開關開啟時,兩塊電瓶的電壓是相同的,車載電瓶是備用電瓶的電能來源。如果停車後要用電,比如整夜接冰箱或給電器充電,應關閉備用電瓶的充電開關,保證車載電瓶的電量不被消耗,否則影響第二天的點火。加裝第二塊電瓶的費用,主要由你所選擇的電瓶和所需逆變器的牌子、數量決定。加裝上面提到的一套裝置,在2003年秋花費約為1200元。
發動機下護板
2002年以後的新車,很多都裝有發動機下護板。在偏遠地區旅行,這塊鋼板可以救你於水火。2003年5月在川藏線色季拉山上,我的花小派因施工和大雪不幸拋錨。萬幸的是儘管底盤受創,下護板保住了最關鍵的發動機。而對面一輛底盤還要高得多的車,被道班的推土機拉出泥潭後,油底殼早不知掉在什麼地方了,機油泵自然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因此我建議開舊款車又要走很多越野路段的朋友,最好能對底盤特別是發動機加以保護。
機油和三濾
一般的小轎車和越野車在備胎中都裝有千斤頂、扳手等簡單的修車工具。不過長途旅行,還需適當多做些準備。最好帶1升和發動機中所加機油相同品牌和標號的機油,以備不時之需。如果你的旅行距離超過定時保養的範圍且路線偏離大中城市,那麼三濾就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個縣城你都能找到像樣的修理工,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像樣的油品和配件。
保養和維護
常有人問我:“你會修車嗎?車在路上壞了怎麼辦?”我聳聳肩,“為什麼要讓它壞在路上?”我雖然不懂機械也不會修車,但我知道你對車好,車就會對你好。按時保養便是法寶,所謂以養代修正是這個道理。每輛車的使用手冊上都寫有車輛保養的里程的專案。要了解你的車,計算一下旅行中是否需要做大的保養;最好向專修廠諮詢,如果這些保養不能等到旅行之後,你就要考慮帶上配件或者在路上去其他的專修店—如今汽車專賣店的模式已經遍及全國,較常見的品牌在省會城市中一定能找到令人放心的專賣店。
備胎
最初去偏遠地方旅行的時候,我每每發揚一不怕髒、二不怕沉的作風,揹著兩條備胎旅行。後來發現似乎多此一舉,旅行的最初三年,我甚至沒在路上換過輪胎。2001年,我又是揹著兩條輪胎往歐洲跑,到法國實在背不動了,才在朋友家減負,從此確立只帶1條備胎的原則。這個原則,即使在國內,也適用於95%以上的情況。另外5%就是經常性、季節性塌方或者必須上山下河走便道的施工路段。一旦不走運攤上這5%,要換的可不止兩條輪胎呢。萬一發生這種情況又找不到合適輪胎更換,可暫時加內胎應付一陣。
現在出品的小轎車,大多數裝配的都是適合城市道路狀況的高速輪胎。這點可以從胎壁上看出來,(V表示高速胎)。高速胎相對輕巧、省油,但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卻不是最好的選擇。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的城市之間往往相隔崇山峻嶺,公路的路面情況複雜,沙石路、彈石路很多。特別在最近一兩個五年計劃中,修路是全國性的持久戰,經過修路路段對輪胎的磨損更大。因此如果你的旅行路途遙遠、深入山區,最好的辦法是換上半拉力性質的輪胎。這種輪胎雖然耗油會有增加,但抓地效能和抗磨性都較高速胎好很多,是應對溼滑、越野路面更好的選擇,同時又不失舒適。
備用油桶
如果你的車不是非97號汽油不吃,不會長時間遠離公路也不去特別偏僻的地方如阿里或者藏北腹地,二三十升容積的油桶大可不必,帶個五六升的小油桶以防萬一即可。我現在用的六升黑色塑膠油桶和加油用的漏斗都是在希臘買的“made in china”產品,油桶密封不錯。可惜這樣的產品在國內市場很難見到,實乃怪事一樁。常見的鐵質油桶密封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