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白雲匯合,天與湖似乎融為一身,雲與霧合為一體。
許多鳥飛翔在雲與霧之間,在那不知是天空還是湖面的光霧之中游弋。
張煌言此行要去的就是兩湖南面的查拉山口,這是崑崙山脈的東口,在西面,還有西口,也叫崑崙山口。查拉山口位置很重要,崑崙山將青海分為南北兩部,查拉山口是青海東部南北兩端重要的通口,同時這裡還緊鄰西康省,也是通往西康的重要通道。
朝廷在兩湖附近設立了兩湖縣,又在查拉山口駐軍設堡,因為不久前駐紮山口的軍官適應不了高原的氣候,青海鎮總兵便調了標長張煌言前去接任。
張煌言掏出地圖看了一會,估摸了一下離雙湖縣的距離,估計天黑前是趕不到了。
“我們前面找找,看有沒有牧民,去他們那借住一晚。”
張煌言是去查拉山口接任的,但他身邊只帶了一個警衛排。為了安全,也為了能夠更加了解青海地區的情況,他把一行人裝扮成了一支漢人商隊,隱藏了身份,暗藏了武器,馱了不少的商貨。
可這裡雖然設立了雙湖縣,但放眼望去,就如無人區一般。
他們騎著馬走在無垠的草原上,看到最多的是地鼠,然後是野驢。
根本見不到人,也看不到一棵樹。
在中原,哪怕是再偏僻的山區裡,一二十里地,總會有個把山村。就算山村再小,路上也能見到人。
但在這裡,走上一天,行走上百里,居然連個人影都看不到<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聽說雙湖縣只有三千餘牧民,我原來還不相信,現在是真信了。”張煌言有些垂頭喪氣,他明顯準備不足。幸好他不是真的商販,要不然帶著一隊夥計來這裡販貨,這不得虧死,連個人都看不到,貨賣給誰。
一個縣三千人口,簡直難以相信,中原稍大點的村落,都有這麼多人了。隨便一個鄉鎮,也不止這點人口。
可這茫茫數百里的一個縣,總人口才不過三千餘,而現在他走了一天,連個鬼影都沒見到。
天已經黑下來,就當張煌言準備就地搭帳篷住宿的時候,突然遠處傳來一陣鈴聲。
張煌言連忙拿出望遠鏡尋找,然後發現了一支隊伍,一大群羊最先出現,然後是幾隻長的粗壯的牧羊犬,最後一群拴著鈴鐺的犛牛跟在後面,然後他終於看到了一個人。
一名牧民騎著一匹馬趕著牛羊回家。
張煌言連忙收起千里鏡,他讓警衛留在原處,自己獨自一人過去。
牧民突然發現這邊一隊人,有些驚疑,當見到只有他一人過去的時候,便也騎馬過來。
“我是商人,賣貨的漢族商人。”張煌言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努力學習藏語,此時一口藏語倒也還算流利。
對面的牧民聽到熟悉的藏語,戒備的神情放鬆下來。
“啊,原來是賣貨的商隊,我們這裡已經好久不見商隊了,你是從那邊城裡來的嗎?”這個牧民就在湖邊放牧,半年前東邊的漢人王朝軍隊到來,還與西邊來的蒙古騎兵打過一仗,將蒙古騎兵趕跑了,後來那些漢人就在星星湖邊山下建城駐軍。那邊城裡除了駐軍,還開了好幾家商鋪。
商鋪裡收購牧民們的皮毛以及乳酪等,並且向牧民們出售刀劍、鐵鍋、木碗、茶酒鹽等。因為價格比較公道,這個牧民也曾與同伴結伴進城去交易過貨物。
他對城裡的漢商和漢軍印象都還不錯,不像蒙古騎兵到來後,就向他們強徵稅賦。
“這麼晚了,不如去我帳篷休息一晚。”牧民扎西熱情的邀請道。
張煌言當然是求之不得,他回去把自己的警衛們叫上,大家騎著馬牽著犛牛拉著貨物隨著扎西趕著牛羊往他的帳篷趕。
張煌言主動的與他聊著天,透過聊天,他得這裡距離縣城果然還有一天以上的路程,扎西就住在湖邊。
他白天放牧則要距離帳篷很遠的地方,牧民們帳篷都會選擇在靠水源和背風的地方搭建,而放牧一般則要到距離很遠的地方。
湖邊是最好的牧場,扎西的帳篷就紮在湖邊,湖邊除了他的帳篷,還有大約二十來個帳篷,每個帳篷間相距著幾十丈遠,既不靠的太近,但又能站在帳篷邊大喊就能讓隔壁聽到。
扎西把牛羊趕回了帳篷邊上,然後帶著張煌言等一起回了湖邊帳篷。
他的妻子白瑪早已經在等著丈夫回來,幾個孩子和家裡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