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石堡,到時你王忠嗣的臉色就更好看了!美中不足的是,李昂那廝竟然沒了蹤影,之前王忠嗣命令隴右大軍主動出擊,於西海、積石等地連敗吐蕃,李昂也被王忠嗣派出,帶著五百精騎出沒於積石軍一帶,一直沒有返回,現在更是徹底沒了蹤影。
一心想置李昂於死地的董延光,也只能作罷,不過在他看來,只要取得石堡之戰的勝利,李昂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遲早是一死。
對於董延光來說,儘快攻下石堡,是當務之急。
大軍很快開到定戎城下,旌旗遮日,金戈如林,軍威不可謂不盛。向南望去,隔澗七里,便是巍峨如聳立於雲端的石堡城。
和董延光關係密切的安人軍使馮守節,私下找到他說道:“董副使,石堡天險,易守難攻。而且董副使還須防著有人在背後使絆子才行,這仗可不好打,董副使可有萬全準備?”
對於站隊,本來馮守節還有些左右搖擺,但自從得知董延光攀上左相李林甫的高枝後,馮守節就完全倒向了董延光。
董延光冷笑道:“使絆子的人肯定是少不了的,咱們盡力而為,能攻得下石堡自然是好,若是攻不下,我自有打算。”
董延光在隴右征戰多年,對隴右和吐蕃的情況都很熟悉,深知要攻下石堡的確絕非易事。他不僅做好了付出巨大犧牲的準備,也做好了失敗的準備。
當然,如果真的失敗,責任絕對不能由自己來背。
見董延光已經有了準備,馮守節便不再多說。
“擊鼓!聚將!“董延光大喝一聲,帳外親兵接令,隆隆的軍鼓聲立即響起,兩通鼓未盡,眾將紛紛馳馬而來。
董延光拄著寶刀,一腳踏在帥几上,威風凜凜地掃視著賬中二十多員將領,說道:“石堡,是隴右門戶,落在吐蕃人手中,我隴右時刻要面臨吐蕃的侵襲!聖上為此寢食不安,今命我等奪回石堡,以懾吐蕃,以安隴右,以揚國威。
此戰,誰若是不遵號令,畏敵不前,消極怠戰,就是違抗聖旨,定斬不饒!聖上對石堡志在必得,此番誰若是第一個衝上石堡,加官進爵定是少不了,封侯拜相,亦有可能!
攻上石堡,便是高官厚祿,後退一步,就是人頭落地,是進是退,諸位將軍自己掂量吧!”說到這,董延光環視眾將一眼,然後喝道:“王難得!”
“末將聽令!”白水軍使王難得連忙出列,抱拳候命,身上鎧甲鏗鏘,殺氣騰騰。
“本帥命你為先鋒,率兵五千,今日午時立即全力攻打古堡!”
“末將領命!”
“哥舒翰!”
“末將聽令。”
“命你率五千人馬防守白鹿溝,抵禦右翼來犯之敵!”
“末將遵命。”
“馮守節,命你率五千人馬駐守拉卡嶺,防禦左翼來犯之敵。”
“末將遵命!”
“………。”
所謂的強攻,便是沒有什麼取巧之言,實際上就是防禦好兩翼,然後不計傷亡地發起猛攻。隨著董延光一道道命令下達,五萬唐軍跟著動了起來,戰鼓聲催,人馬如潮。
隔澗七里,風起雲湧之間,背靠華石山,面臨藥水河,紅色的懸崖峭壁頂端,一座巍峨的城堡聳立於雲端,那就是石堡城。
石堡城險要的地理位置,只有翻越它才能到達日月山,而攀越它的唯一道路就是一條羊腸小道,青壯空手上山都很吃力,體質稍弱之人根本爬不上去。
況且還要應付山上源源不斷的滾石檑木,可見攻打石堡城有多艱難。
但無論多艱難,大唐皇帝的聖旨已下,數萬唐軍只能硬著頭皮上。前鋒五千大軍在王難得的指揮下,舉著盾牌,越過藥水河,向狹窄陡峭的山道衝去,殺聲震天。
石堡城上的吐蕃守軍早已嚴陣以待,同時迅速派出信使向後求援,唐軍的戰鼓隆隆不絕,驚天動地,從山上望下去,黑壓壓的唐軍多如螻蟻,沿著山間的險道衝上來。
山上的吐蕃守軍立即推下滾石檑木,巨石從天而降,帶著呼呼的風雷聲狠狠地砸在山道上,一時間石破天驚,山野震動,衝上來的唐軍頓時被砸得人仰馬翻,血肉模糊;
滾石順著陡峭的山道一路滾下去,山道上的唐軍避無可避,大片的傷亡,慘叫如潮,然而在隆隆的戰鼓催促下,前面的同袍剛倒下,後面計程車兵就踏著同袍的血肉,繼續衝鋒。山上石落如雨,勢不可擋,殺傷力讓人驚心動魄。
強攻這樣的戰略要塞,註定了唐軍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