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過。
因為陳楠的戲份並不比羅依依的少,而羅依依的角色在裡面其實是反派,陳楠才是和男主角在一起的角色。
王越導演當初會這樣做,一方面是他沒有公關的錢和人脈,另一方面是最佳女主角的獎項競爭力太大了。
即使無名有演技,但是那些競爭者又誰沒有演技呢?何況他們還有人脈,捨得花錢去公關。
相對而言,最佳女配角的競爭就會小了很多,無名即使不能得獎,入圍應該不成問題。
這部電影雖然是衝獎電影,但對於能不能得獎,王越並沒有信心。
柏林電影節一向偏好文藝片,之前為了迎合市場,《深度追殺》這部電影中,採用了不少商業元素,要不是這部電影的劇本本身太好,說不定他連入圍都做不到。
要知道,全世界全部參選的電影,一共有兩千多部,而最終能夠入圍的,只有八部,說是千里挑一也不為過。
而這一次入圍的電影當中,除了《深度追殺》外,其餘七部電影,全部是來自歐美的文藝片。
對於王越來說,能夠在世界級的A類電影節上入圍,就已經成功了。
不出王越的預料,這部電影果然止步了主競賽單元,最終獲獎的是一部來自瑞士導演馬庫斯的《黃金島》,說的是世界性難民危機背後的原因。
光是題材上,《深度電影》就輸了。
由米國導演大衛執導的《少女米婭》,法國導演塞德里克執導的《祈願》,以及羅馬尼亞導演adina執導的《海岸》,華國導演王越執導的《深度追殺》均在電影節上全球首映。
因為電影使用蒙太奇的手法拍攝,這部電影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子,謝沐文和楚朝陽他們其實並不知道。
就好比,一部電影本身是一張雪白的畫紙,導演就是畫畫的人,而演員則是導演手中的畫筆,最後的效果除了導演之外,後面還有剪輯師的剪輯也至關重要。不是你演了什麼,最後就能呈現什麼,很多你演了的鏡頭,最後電影中並不一定會出現。
所以這也是這部電影拍攝完畢之後,楚朝陽他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成片。
對於燒腦片,最怕的是什麼?
最怕是導演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最後成片出來,你完全不知道這個導演講了什麼,主次不分,沒有重點,邏輯混亂,完全不知道它講了什麼。
楚朝陽看完電影后,總算鬆口氣。
至少在她看來,這部電影的故事是講明白了,不會存在觀眾看不懂的現象,這就夠了。
*
電影放完後,國外媒體對這部電影是一片好評,尤其是對於無名的演技,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無名拿到了最佳女配獎。
歐美媒體本來對無名就十分友好,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更是對她的演技刮目相看。
他們甚至認為,《深度追殺》劇組對於無名報最佳女配獎,是最大的失策:“無名應該報最佳女主角,她真是個神奇的女孩,我只知道她的歌非常好聽,沒想到她的演技也如此之好!”
*
無名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配獎的訊息一傳回國內,立刻獲得全媒體一致好評,尤其是很多跟著去柏林電影節的記者們,他們是在現場看到了全球首映,知道國外媒體對無名的演技有多麼的認可,心中與有榮焉的同時,更是在報導種對無名的演技給予充分的肯定。
尤其是和無名交好的媒體,更是紛紛祝賀無名,媒體頭條都換成《第一個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的華人——無名!》
《柏林電影節,無名摘得最佳女配獎!》
《無名在柏林電影節亮相,白色襯衣搭配黑色魚尾裙,好身材盡顯!》
一時間,國內全部都是《深度追殺》這部電影在國外取得好成績的好訊息,粉絲們都高興瘋了,紛紛表示,要進電影院去貢獻票房。
尤其是現在年底,賀歲檔,正是看電影人數最多的時候。
和外國媒體和大陸主流的吹捧不同,無名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配獎的訊息傳回國內之後,網路上的畫風和媒體截然不同。
“媒體們都瞎了麼,看到所有媒體都如此吹捧無名的演技,我都覺得尷尬,真的。”
“我一個無名的粉絲都覺得尷尬。”
“只有我覺得無名這次過了嗎?她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公關一個演技上的獎項。”
“我真沒想到無名的影響力已經如此之大,她背後的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