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端想罵娘,你是想找死啊。
不過這時候不能動怒,不能激動。站在殿下不拜,請捲簾。
千萬裡面不要坐著其他人。
李氏一步步被逼,一步步後退,又沉默一會,讓太監捲簾,看到是趙元侃坐在裡面,呂端這才帶著大臣們山呼萬歲。呂端讓參知政事溫仲舒宣遺制,趙元侃正式登基。
當然,王繼恩也放出來了。不過王繼恩這時候哭都沒眼淚了。
但呂端高明就高明在接下來所做的。
發生了這種事,換誰恐怕都要清洗,不知道多少人會被抄家滅族。
可沒有,隨著安排趙元侃繼位儀禮。以及山陵。
提撥太子賓客李至為工部尚書,李沆為戶部侍郎並參知政事。他們是趙元侃的親信,並且李沆以前就擔任過參知政事一職。不算過份的做法。
接著讓郭贄出知大名府,郭贄還有些不大明白。懇辭,趙元侃說道:“魏地重寄。卿宜速去。”
郭贄無奈退下。
然後趙元侃問輔宰,郭贄願留,如何?
有人便說,近例亦有之。
趙元侃道:“朕初嗣位,命贄治大籓而不行,則何以使人!”
實際過了許久大家才明白過來。
河北乃是李繼隆的根據地,宮中差一點政變成功,李皇后也是主謀之一。因此大名府尤為重要。所以趙元侃才讓耿直的郭贄前去看守它。
然而這些話兒不大好說出口,可是郭贄沒有弄明白,反而請辭,趙元侃便想要改變主意,便問宰相,可這些宰相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反而說近例有之。
趙元侃無輒了,想來想去,還得要郭贄去大名府。
郭贄到了大名府,趙元侃才動手,在呂端暗中策劃,一次十分溫和的懲處。正是因此,北宋政治風氣越來越溫和,遠不象其他王朝那樣充滿了血雨腥風。李昌齡責授忠武節度行軍司馬;宣政使、桂州觀察使王繼恩責授右監門衛將軍,均州安置;胡旦,削籍流潯州。
不過李氏依然還加了太后,至於李繼隆改領鎮安軍節度、檢校太傅,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歸本鎮。
官職很大,有節度使,有太傅,有中書門下平章事,不過那都是職,不是差。至於鎮安軍節度使原來是管轄陳穎二州,軍城在陳州。也就是你乖乖在陳州待著吧,哪裡都不要跑了。
其實李繼隆真的很冤枉,他從頭到尾一點都不知道。
更冤枉的乃是趙元佐。
怎麼說都是一個媽養出來的,於是復封楚王,聽養疾於朝,然後親近去看望他,趙元佐就是不開門,說:“雖來,不敢見。”
俺這個大哥做得很慚愧啊,被人利用了自己居然不知道。
到這時候李氏才產生後悔,不管怎麼說趙元侃做得十分仁義了,若沒有這件事呢?相信以他以前的態度,一定會將自己當作親生母親一般,自己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哥也不至於跑到陳州提前養老。
因此鬱鬱寡歡之下,幾年後去世。
作為始作俑者,將許多人坑得不輕的大詩人雅興很高,幾年後張詠去杭州,寫了一首詩:
吳山掛魂碧,浙江入夢清。旦暮東南望,徒使華髮生。君今運邦計,不得同舟行。即聽江倉豐,佇見汴廩盈。
曉帆迭迭飛,夜櫓連連鳴。貪吏誡守廉,饑民蘇念生。岸花有異態,沙鳥無嬌聲。錢塘太守賢,好共致昇平。
將李繼隆廢掉,還太個屁平!
但這次潘閬會十分十分的悲催……
ps:這本書從開始方向就錯了,因此撲,撲得寫不下去,撲得都不想管理書評。
不過這樣進宮了實在會對不起大家,還是振作精神碼完它,爭取這十天完本,不那麼爛尾的完本。
最後推薦一本文筆優美大氣,不那麼弱智的書,書號323171,《中土》郝土作品,連結,/book/(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章 大秘密
接著追皇叔涪王廷美為秦王,贈皇兄魏王德昭太傅、岐王德芳太保。
這時候趙匡義的屍體還沒入山陵。
有人說趙元侃,不,現在改名為趙恆做得有些刻薄。實際不是,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之所以有這種不自信,那是他的成長環境。大哥,並且是一個媽養的親大哥那種下場,再到二哥。他好不容易做了皇子,什麼都不敢做。他在開封府第二年,開封下屬十七個縣都反映發生嚴重旱災,百姓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