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進入山區,將各蠻番的地形,物產,民俗情況一一打聽,然後讓這些學舍的先生撰寫,再次這些情報編寫成冊,賣給入山的商人,做為先生與包打聽的福利。同時有了這些情報,商人更有針對性的經營,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潤,更安全的交易。情報帶來的福利又為先生謀利,讓更多的讀書人願意在這裡教導學子。
可它還有一個更隱晦的用意,一旦它能成功地推廣起來,不僅能利用商業將交流擴大,讓蠻人開化,而且自此以後,朝廷對這些深山老林裡的各部會了如指掌。
似乎兩件事都是小玩意,可背後的作用不可小視。
但它們也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例如奴婢。宋九看到勞力緊張,暗中鼓勵各衙內販賣夷奴過來做礦工。隨著航海規模擴大,又有一些衙內從西方帶來一些奴婢,黑奴多,白奴少。可是人們多是好奇心理,並沒有正確的審美觀,帶回來的洋奴大多數讓宋九不能入目。
不過許多人歡喜,一些達官富人也於拍賣場買一兩洋奴回家炫耀。
宋九對此沒有反對,在宋朝奴婢待遇不是很差的。
符昭壽與其他人差不多,買回來的兩個洋奴整是大型洋馬,塊頭快趕上了宋九。宋九看了一眼,未再看,道:“二郎,貴客登門,有何貴幹?”
“九郎,我哪裡敢在你面前稱貴。”符昭壽呷了一口茶,眉頭皺起。
“二郎,你我相交多年,非是外人,有話直說吧。”
“九郎,我那外侄宗訓臨薨前,曾委託我二姐,想給我外孫柴永崎提一門親事。”
“哦,是誰家的女子?”宋九奇怪地問道,柴永崎改封為鄭國公,不過現在還小,人在洛陽。然而柴宗訓死了好幾年,即便畏懼趙匡胤,趙匡義也登基大半年時間了,為什麼到現在才說,還與自己說。
符昭壽為難地說道:“她就是你的女兒萬娘。”
宋九驚得連茶杯差一點都鬆手掉在地上。(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三章 矯正(上)
“二郎,我為何未聽陛下提起?”
“我也納悶,當初陛下是說過,等局勢好了後,一定替永崎做主,但陛下登基後,隻字未提,二姐問及,我進宮問過一次,陛下略有些不悅,二姐也老了,便讓我直接問你。”
潘憐兒眉頭擰起,這時候一般女子出嫁年齡偏低,萬娘肯定未到出嫁之時,還早,但也能訂下一門親事。按照門第與爵位,這個柴永崎還是不錯的,況且他又是趙匡義的親戚。不過潘憐兒隱隱感到不對。
宋九也在思考,現在訂親,宋九根本就不會同意的,他在想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驀然意會,當時趙匡義是二大王,朝不保夕,思考問題的角度不會與現在相同。那時候符家是受害者,柴家也是受害者,他們兩家是趙匡義的親戚,因此也認同這門親事。
但現在呢,現在趙匡義是皇上了,看柴家又是兩回事。
他相信宋朝以後不會虐待柴家子孫,但不會相信這個鄭國公會世襲,也不會相信柴家如同演義裡所說的那麼尊貴。
這個沒關係,他選女婿是看人品,而非是家世。關健趙匡義不會這樣想了,自己若是普通人,或者普通官員,與柴家聯親倒也無妨,可現在自己是當朝副相,還略略有些名氣,趙匡義能放心嗎?
什麼親情,為了皇位,父子相殘,兄弟仇殺,夫妻反目的事例不要太多。再說,趙匡義也納了新皇后。與符家感情自然淡了一份。
想清楚後,宋九說道:“二郎。你聽我說,我想法有可能與他人兩樣。如憐兒,當初為何我上門提親十分困難,不是憐兒討厭我,而是她與張家差點搭成婚約,不大好反悔。這種事我不想在後代身上再發生了,女兒遲早要出嫁的,但不會提前訂下婚約,而是等她長大了後,相中了對方。我才與對方提婚約之事。二郎,鄭國公他也還小,等過幾年,我讓他們相見,若兩方都不嫌棄對方,那時候再談這門親事也不遲。”
沒有拒絕,但也沒有答應。
其實是拒絕了,雖然對柴家宋九持著同情心,特別是柴宗訓的突然死亡。讓宋九產生了心理轉變。但同情不代表著要搭上自己,只是宋九一直與符家兩兄弟關係不錯,給符昭壽一個臺階下。
符昭壽無奈,於是隨便聊聊天。就聊到南海上。
可以說今年是開始正規經營那一片島嶼,幾家皆投入不小的成本。
符昭壽很關心,兩人說了一些船隻在海上行駛安全。以及南方疾病等問題,符昭壽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