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三章 柳莊先生的相物之術

柳莊先生在世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文學之名,後代的人也都覺得他只是個算命的,文學水平大概很一般,但看到袁子聰帶來的筆記後,我卻覺得這真是後人對這位老先生的誤會了,柳莊先生的筆記讓我讀起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袁子聰讓我看的,是柳莊先生一處荒山中游歷時所遇到的事情,當時柳莊先生還算年輕,喜歡深入山中,探尋各種洞穴古寺,他所在的時代,正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代,那時候到處都是叛亂,再大的城市也有可能被起義軍攻破。

那時候的起義軍名義上是義軍,實際上就是一些流民和流寇的組合體,他們每到一處,都會去燒殺搶掠一番,所以呆在大城市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相反的,隱居在深山中,倒是安全的多,柳莊先生在深山裡溜達,也有這方面的想法。

這段筆記中並沒有敘述荒山的具體位置,只是說柳莊先生在山水間跋涉,偶然進入了一處群山,覺得那裡環境很神奇,有很多珍禽異獸,讓他幾乎有點流連忘返了。(讀到這段的時候,我有點無語,看到珍禽異獸四個字,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華南虎,響尾蛇什麼的。想必柳莊先生當時已經身懷異術了,否則早就嚇的屁滾尿流了)

在山裡逗留了幾天之後,柳莊先生採集了不少藥材,還找到了一些前人留下的遺字遺句,原來這地方並不止他一個人來過,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呆過了。山裡不少石壁上都有一些石刻書法,上面寫得內容都很隨性,都是一些感嘆句,換成現代漢語,就是一些“真爽啊”“飯不錯”之類的話。

眼看著山裡幾乎都被他轉遍了,他也就準備去別處了,就在他準備離開的那一天,柳莊先生突然發現有一面石壁上,有一段長度超過之前那些字句好多的文字,這段文字的大概內容是:“我今天吃了飯,在附近亂轉,因為吃得太飽,力氣沒處使,就多寫了下面這些廢話,寫完手指好疼,下次儘量不用左手的手指寫字了。”

看到這段文字,柳莊先生的第一反應並不是絕對這些文字的人有多無聊,他關注的重點是文字中提到的用手指寫字。古代所謂的石刻,並不是文人自己刻出來的,古代的文人大多數身體不好,就算是身強體壯的,誰也不會跑去往石頭上刻字。

現代人所見的石刻,大部分是由文人先寫好字,再由匠人在石頭上雕出來。柳莊先生看到這個文字後,腦子裡閃出的形象,居然是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在用左手手指往石頭上寫字的形象,當時柳莊先生應該已經在相學方面有所成就了,見過不少奇人怪人,可像是能用手指在石頭上寫字的,他卻一個都沒見過。

不過他馬上想到,也許這只是自己誤會了,這個寫字的人,也許是個文藝的雕刻家,只是在刻字的時候偷了點懶,才把雕刻的過程,寫成了讓人誤會的話。這麼一想,倒是更接近現實一些。那時候的柳莊先生,還沒有他中年時的那種謹慎,他當時的心態,應該和我一樣,對未知的東西充滿了興趣。

好奇心升起之後,他產生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好好地去找找這個刻字人的痕跡,這人很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離開了,但他一定留下了什麼線索,可以根據這些線索,讓柳莊先生研究出這人的大概身份,有了這個想法後,柳莊先生就開始以那面石壁為中心,朝著四周圍搜尋了開來。

在山裡搜尋東西,是一件十分艱苦的事情,即使是現代有了各種工具的情況下,那種搜尋都會讓沒有相關經驗的人在山裡崩潰,就別提柳莊先生生活的那個時代了。那個時代能有個火把,已經算是高階大氣上檔次的野外生存工具了。

不過柳莊先生在身懷異術的情況下,比大多數古代人在山中生活的都好,而且他並不著急,因為他知道,這座山裡只有他一個人,不會有人去破壞那些痕跡,他要做的只是細心尋找罷了。這種尋找持續了四天後,柳莊先生終於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一處破敗的茅草屋。

從滿地雜亂的生活用品和一些木柱雜草來看,這裡或許在很多年前住過一個人,那人臨走的時候沒有拿走什麼生活用品,也沒有拆除茅草屋,而是把茅草屋原封不動的留了下來,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茅草屋自己崩潰了。

接著柳莊先生就像一個撿垃圾的老頭一樣,開始翻找地上的痕跡,他當時腦子裡的想法是,這茅草屋肯定是那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其中必有線索,但翻找了一圈下來之後,結果卻是讓他失望的,地上的生活用品很多,甚至還有一截蠟燭,但沒有什麼特別的物件。

這結果讓柳莊先生非常失望,以至於他心裡生出了一股無名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