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猜到了當地官員心內的想法,倒是不以為意,只是拉著那縣官爬上爬下,走遍了整個縣城,瞭解到了當地的水產農作的情況。

在姜秀潤的身旁,有幾個匠人,拿了許多摻了膠的黏土,不停地在一個大木盤子上打胚子,一路上都沒有停歇過。

那縣官平日也是走路不多的,如此東走西顧,渾身淌汗如水撈的一般,只哭喪臉問:“姜大人,您這是看夠了嗎?”

姜秀潤仔細看了看匠人捏製的沙盤雛形,不斷微笑安慰著縣官:“且等等,馬上就好,大人再帶我們去那邊的山頭看看……”

等得勘察了地形後,姜秀潤笑著道:“本官初來此地,人事不熟,這樣吧,煩請大人叫上郡縣官吏,今晚我做東,在行館宴請諸位大人。”

蓄水工程浩大,若不能叫地方官員服服帖帖,無疑緣木求魚,費力不討好。

至於拿捏敲打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

這是姜秀潤從鳳離梧那學來的駕馭之道,甚是熟諳。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你若一味要官員們做苦工,也不見財路,怎麼會讓他們心甘情願地配合?

所以在敲打了官員們以前與孟大人大肆收斂錢財的勾當後,又承諾修建水渠後三年內,當地的農稅朝中減半,這剩下的當地官員們可自行處置。

一時間,宴席的氣氛便活絡了起來。在一陣推杯換盞後,姜秀潤將工程圖紙分發給諸位官員。

不過也有心直口快的官員,在飯桌上直接指出:“姜大人,您這工程能否順利,其實跟我們這些在座的同僚干係不大。漢陽出刁民,自古有之。以前水工司也曾在此做工程,結果因為工期太緊,申斥了那些個徭役的百姓,結果竟然逼出了一夥子山賊,殺役官,劫物資,鬧得不可開交啊!”

聽到這有人接話道:“可不是,您這工期這麼緊,還沒有撫慰民心的役錢……難啊!”

姜秀潤微微一笑道:“謝諸位大人們的提醒,這些個,便由本官來想法子了。”

而如何調動百姓的徭役,也的確是問題。

姜秀潤擬寫好了順口的歌謠,僱傭鄉人背熟,拿著銅鑼木槌挨個鄉縣到處傳唱。

這內容便是,修建蓄水之池後,水勢平緩可養魚蝦,周遭的田地灌溉更加便利,不再怕洪水來襲,湮沒了莊稼。

姜秀潤的文采不好,但編寫這等子大白話來,更接地氣兒,內容又是說盡了當地百姓的苦楚。

要知道當地經常旱澇,許多百姓的家產房屋真是一夜間便被水衝得乾乾淨淨。而且那大江大河水流湍急捕魚不易,抓來的魚都送到集市裡去賣,好換得油麵,許多孩童長得五六歲,都不知魚滋味。

這些個歌謠聽得久了,百姓的心也是蠢蠢欲動,覺得若真是那麼好,累上幾個月,出把氣力也是給自己的子孫謀福,算不得吃虧辛苦呢。

而且這時間卻也好,恰逢農忙結束時,各個郡縣的閒人也多了起來。

只是這徵招徭役只供飯食,不給役錢,剛開始,也不過來了零星幾個老少爺們而已。

姜秀潤毫無官架子可言,只換下當地百姓特有的短褂寬褲,領著先來應徵的百姓們爬上爬下,看了要修建的地勢。

另外還領著他們看了縮小了蓄水工程的沙盤,並讓侍從在一旁用木盆接水,猛地一下倒到沙盤上,模擬雨水暴漲的情形。

沙盤共有兩個,一個是如今的漢陽縣,還有一個是修建了水池後的漢陽縣。

於是這些個百姓皆是清楚地看到,在沒有蓄水工程的情況下,縣外的“大江”暴漲,江水湍急,倒灌過來,整個縣城成了汪洋大海,陶土捏製的馬牛羊,甚至安放在木盆的襁褓嬰兒皆漂浮在了水面上,起起伏伏……

這些百姓裡有些老人,是經過以前的水災的,一看這情形,許是勾起了什麼傷心事,竟然嗚咽地哭泣了起來。

姜秀潤親自遞給老人手帕,又揮了揮手,讓侍從往另一個沙盤倒水——看似不起眼的大水池,連同通向汪洋與各個分支的水渠,竟然將那一盆的水很快化解掉,兩岸的田園人家,安穩無恙!

那沙盤製造的精巧,山形地勢皆是與漢陽一模一樣,讓人直觀看到蓄水工程是如何發揮作用,將一場浩劫化為無形的。

只看得人膽戰心驚之餘,又升起了豪氣萬狀,若是能盡綿薄之力,就能化解一場浩劫,何樂而不為呢?

百姓之言,比那銅鑼歌謠更是管用!

到了第二日,前來應徵徭役的男子驟然增多,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