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和馬黑麻聽到這話齊齊傻眼,兩人誰也未曾想到,大明的政局竟然這樣複雜。
按照他們所想,這種能容納上萬人一起就學的學院,每個國家能擁有一個,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存在了。
哪怕是他們帖木兒帝國,也只能維持一所上萬人規模的學院,再多的話財政必然崩潰。
“特使的意思是?”
“回稟陛下,大明皇太孫名下的學院,不論是數量還是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老皇帝……”
“嘶!”
帖木兒聞言直接倒吸一口涼氣,被大明的實力和底蘊給震驚。
馬黑麻也呆若木雞,想不通大明哪來那麼多錢,能支撐這麼多人脫產學習。
“貴使,你這話未免誇大了吧?”
“我跟隨祖父征戰四方,還從未聽聞哪個國家能建立幾個超大規模學院呢……”
浩海達欲見馬黑麻質疑自己,當即微微一笑道。
“皇孫殿下,您還沒見過真神呢,但你能否認真神的存在嗎?”
“這……”
馬黑麻還真想說自己能否認真神的存在,但他只敢在心裡想想。
畢竟他們帝國,還得靠宗教來維繫呢。
“大明自古以來就有崇尚學問的傳統,再加上大明皇帝鼓勵天下百姓讀書,百姓自然就喜歡讀書。”
“光是我所知道的,大明就有村學、縣學、府學、州學、國子監……”
“這還只是老皇帝執政時期所創立的學院。”
“至於皇太孫所創立之學院,微臣只知道有很多,而不知道具體是多少。”
“不過在微臣出使之前,聽從大明探聽的訊息表示,皇太孫名下學院的學生已經超過十萬人……”
“十萬?”
帖木兒和馬黑麻完全被這個數字給震撼到了,這已經超越了他們倆的認知,讓他們感到一種恐怖的氣息。
雖然帖木兒心中震驚,但臉上卻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
“浩海達欲,就算大明文教興盛,但他們的教學質量,肯定比不過我國吧?”
浩海達欲乃是人精,豈能聽不出帖木兒隱含的意思?
但他選擇聽不懂,自顧自的解釋道。
“不見得!”
“依外臣觀之,大明的文教制度,乃是天底下最完善,最合理,最健全之制度。”
“不論是培養文人,還是培養官員,大明的制度都是獨步天下!”
帖木兒聞言臉色驀地一沉,惱恨浩海達欲的沒眼色。
馬黑麻也覺得浩海達欲有些過分,帶著幾分不服氣道。
“不可能!”
“如果按照你所說,大明供養十幾萬的學者本就很吃力了,怎麼可能保證他們每個人都能學到真知識?”
浩海達欲聞言微微一笑。
“哦,也可能是外臣說錯了,要不先讓外臣看看貴國的文教之功,讓微臣比較一番再來評判?”
“好!”
馬黑麻當即帶著浩海達欲在列基斯坦學院參觀起來,並領他見識了各個學科的賢者。
這些賢者一個個相繼出題,想要難住浩海達欲,但他們渾然忘了,浩海達欲可是北元頂尖的智者,哪怕放在大明,他的學識和見識也能闖出一番天地。
因此,在接連問了十幾個問題,都被浩海達欲完美解答後,列基斯坦學員的學者全都閉嘴了。
馬黑麻見浩海達欲如此睿智賢明,也收起不屑的表情,對浩海達欲尊重起來。
只有帖木兒全程陰沉著臉,因為他不僅裝逼失敗,反而讓浩海達欲變相的裝了一波逼。
不過這也間接讓帖木兒冷靜下來,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和大明的差距。
在領著浩海達欲參觀完列基斯坦學院後,帖木兒當即在皇宮設宴,熱情的款待了浩海達欲。
在席間帖木兒詢問浩海達欲,大明和自己帝國之差距,並讓書記官全程記錄下來。
浩海達欲早就等這個機會呢,見到帖木兒開口詢問,當即滔滔不絕的講述起來。
“陛下,您的帝國也非常強大,但比起大明來,不論是文教還是武功,都顯得弱了幾分。”
“先說文教,大明早在千年前就統一了文化,以儒學為主……”
“再加上科舉制度的完善,大明可以非常輕鬆的就從百姓中遴選出適合做官之人才……”
“反觀貴國,不論是文教制度,還是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