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六章 陛下,耳聽為虛,眼見也未必是實

禮部尚書趙勉看著手中的聖旨,只感覺心裡充滿了苦澀。

“皇孫朱允炆誠敬孝篤,監理兵仗局有功,朕欲封其王位,詔令禮部擬定封號。”

“怎麼會這樣!”

“陛下怎麼突然生出封王之意?”

“一旦朱允炆封王,那可就跟朱允熥沒什麼區別了!”

老朱也是被一眾文官煩得不行,這才隨手丟擲一張聖旨敲打一下他們。

但他也沒把話說死,只是小小地警告他們一下,讓他們別太跳。

畢竟他現在一大把年紀了,指不定哪天就突然睡死過去,身邊總得留個備選吧?

然而,他的這道聖旨,可算是把禮部上下官員嚇壞了。

禮部尚書不敢亂動,他樹大招風,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但其他小嘍囉就沒那麼多顧忌了,一個個跟老鼠似的,在六部衙門裡一個勁地亂串。

不過,他們去得最多的地方還是都察院,找自己的同年好友抱怨。

都察院的人不是瘋子,就是在向瘋子進化的路上。

朱元璋在選擇御史言官之時,就有意識地挑選出身貧寒,身家清白之人充任風憲之官。

因此,這些人不說疾惡如仇,那也是普遍有著仇富心理。

一個個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整天瞪著兩隻大眼珠子,替皇帝盯著滿朝的文武百官。

誰家多吃了兩隻雞,都能被他們上書彈劾,說某某人奢侈無度,頓頓山珍海味。

他們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主要歸功於他們的晉升機制。

因為御史言官想要升官,就必須瘋狂在皇帝陛下面前刷臉,同時瘋狂地彈劾官員。

這不僅僅是功利主義作祟,也有kpi考核因素。

每個月要是不彈劾幾個,那就是失職,會受到降級處分的。

皇帝也給了他們特權,那就是風聞言事。

所謂風聞言事,就是隻要他們聽說的事情,不管是真是假,都可以上書談論,而不用擔心獲罪。

當然,這只是原則上不獲罪,但真把皇帝整急眼了,總是有辦法整治他們的。

比如說,給他們提一級,扔到偏遠地區當官……

呂氏在得知這件事立馬就慌了神,繡花針直接扎進手指裡,一滴鮮血落在繡了一半的道德經上。

但呂氏已經顧不上這些了,趕忙命人伺候自己穿衣,然後去文華殿那邊轉了一圈。

不多時,張宗浚手裡攥著一張蓋有太子妃印鑑的白紙,藉著給別人還書的由頭出了宮。

事實上,張宗浚是想讓太子妃將印鑑交給他保管,好方便他隨時跟宮外的官員聯絡。

然而,太子妃這人把這東西看得很重,一點想交給他的意思都沒有,他也只能每次用的時候請示。

張宗浚溜達到工部,跟幾個相熟的朋友打了個招呼,就去了工部尚書秦逵的值房。

秦逵一看到此人過來,就趕忙將正在彙報的員外郎打發走,然後關上門窗接待這位“特使”。

當他查驗過信物,確認這位確實是東宮的特使後,這才詢問他下一步該怎麼做。

正常來說,工部尚書是不會將一個守寡的太子妃當回事的。最起碼,不會聽命於太子妃。

但上次太子妃的操作太驚豔了,讓二皇孫朱允炆親自下場,直接跟朱允熥對壘。

不僅給了朱允炆建功立業的機會,更是讓他們可以藉助這個機會,狠狠地從武將勳貴身上割下一塊肉。

因此,朝廷六部的官員,無不對這位年輕的太子妃刮目相看。

至於眼前這個七品小官,秦逵是沒放在眼裡的,在他看來這不過就是個替太子妃跑腿的人而已。

卻不知,這一切的計謀,都是出自眼前這個不起眼的東宮侍講。

秦逵在查驗信物後,倨傲地開口道。

“太子妃這次怎麼說?”

張宗浚自然聽出秦逵語氣裡的倨傲,只是他毫不在意,依然保持著恰當得體的低調。

“回稟秦大人,太子妃說圍魏救趙!”

“哦?”

秦逵一愣,不解地問道。

“此言何講?”

張宗浚從袖子裡摸出一張小紙條。

“此為吳王近些日子來的不法事,只要照此彈劾,二皇孫之危自解!”

“嘶!”

秦逵看了眼紙條上的內容,暗暗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