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移地守護人間?
“為何?”李亨冷漠道。
“神性。”李景瓏答道,“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物我本同。”
這已觸及到道家玄而又玄的命題,然李唐奉老子之道立國,皮毛之意李亨大致是懂的。李景瓏沉吟片刻,而後轉頭注視李亨:“心燈乃是神明所授,內有神性,獲傳承者,將以普度眾生為己任。”
“哪怕心存惡念之人,得到心燈後也會大徹大悟,立地成佛?”李亨說,“簡直匪夷所思。”
“心燈能壓制私慾不錯。”李景瓏說,“但在擇主之時,也不一定便界定了某個傳人不可更改,否則為何多年前消失於陳家血脈之中?”
李亨詳細看過李景瓏整理出的報告,知道心燈原本在陳家中一脈相傳,但就在某一代裡突然斷絕,且消失無蹤。
“其三呢?”李亨又問。
“第三道規矩,”李景瓏道,“中原九州,須得設立驅魔司分部,令驅魔司成為一個實際的、確立的部門,驅魔師須隱於民間,不可招搖。”
“驅魔司長史須得甄選合適之人,並加以培養,興許在未來,他們是花匠雜役,販夫走卒。”李景瓏道,“暗藏民間以監視為患妖邪,以免安史之亂動盪再現。除此之外,不參與任何國家事務。”
李亨道:“瞞不住,民間眾說紛紜,驅魔師一旦出手收妖,定將被人所知。”
“有一藥喚‘離魂花粉’。”李景瓏說,“加以栽培後可讓人短暫忘卻前事,可供驅魔司所用。”
“若心燈持有者遭謀害,無法統御全司又如何?”李亨沉聲道。
“不動明王代為監督。”李景瓏又道,“智慧劍持有人,繼承不動明王真力,督查妖族與驅魔司雙方,以防一切可能的動亂。”
李景瓏雖率領部下在外,每一次的結案報告卻從未漏掉,心燈、不動明王真力等作為最高機密,呈予李亨與李隆基,整個過程李亨自然清楚。
把該說的說完之後,李景瓏便沉默不語,將時間留給李亨,他知道李亨必然接受,除此之外別無選擇。秋空長闊,綴著大朵浮雲,李亨仰頭眺望天際,思索良久,直至落日西斜。最終長嘆一聲,答道:“還有一個條件。”
李景瓏點頭,李亨便道:“封地不是不能,劃歸你名下。”
李景瓏欣然道:“三峽可以。”
“便封你為蜀侯。”李亨道,“以彰你力戰安祿山之功。”
李景瓏忙躬身謝賞,李亨又道:“但這是父皇封的,作為我繼位前父皇的最後一道諭旨宣示。”
李景瓏知道李亨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擔這干係,便道:“臣遵旨。”
日暮時李景瓏快步出了錦宮,長吁一口氣,掌中滿是汗水,總算沒有辜負鴻俊的期望。回往落腳地,見鴻俊正在廳內打磨失而復得的那扳指,抬頭笑道:“回來啦?”
“回來了。”李景瓏笑著坐下,將鴻俊摟在懷中,這天彷彿就像他們無數尋常的一天,李景瓏所埋下的一顆種子尚在神州的土壤之中沉睡,也許終其一生,都不會真正地生根發芽,但隨著時間過去,驅魔司將開枝散葉,成為守護這片大地的參天巨樹。
夜中眾人紛紛迴轉,阿泰則帶來了關於大日金輪的訊息,李景瓏聽聞後一震。阿泰說:“當年我猜就留在了我父王的手上。”
伊思艾死於大食黑衣軍之手,大日金輪流落民間,又要如何去尋找?特蘭朵攤開大食在小亞細亞的地圖,阿泰朝眾人解釋道:“郭子儀告訴我們大日金輪下落後,我與瓊商量的結果是,這件寶物要麼在泰西封,要麼被帶到了巴格達。父王臨死時遵祆教教誨,得以火葬,遺物被大食收走。”
“太危險了。”李景瓏皺眉道,“你們仨要孤身回到被敵軍佔領的故國?”
阿史那瓊答道:“我就是從那兒出來的,輕隨簡從,找到大日金輪後便儘快脫身。”
阿泰亮出神火戒,說:“本教在巴格達仍有信眾,如今已得神火戒,可召集教眾,不至於有性命之危。”
莫日根徵求地看著李景瓏,說:“不能讓他們孤身前往。”
莫日根的意思是大夥兒一起去,但李景瓏始終皺眉,陸許道:“一群外邦人,出現在巴格達,人生地不熟的,只會拖累他們罷。”
李景瓏擔心的也正是這點,驅魔司若一同行動,反而目標更明顯,阿泰與阿史那瓊還得分心來照顧自己。阿泰說:“我倆今天就出發,不帶特蘭朵。”
李景瓏最後採取了一個折衷的方案:“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