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往哪裡走,到時一切都水到渠成。”
武媚娘是何等精明的人,她自然不會讓韓藝這三兩言給忽悠住,思忖半響,點點頭道:“你能有如此考量,我便放心不少。”說到這裡,她輕輕一嘆,道:“也就是你,倘若換做別人的話,只怕陛下理都不會理。”
韓藝拱手道:“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和皇后的信任。”
武媚娘笑著點點頭。
在見過韓藝之後,武媚娘回到寢宮,將韓藝的一些理論告知了李治。
“看來他是真的有信心可以做到。”李治也只是想知道,韓藝是不是真有本事可以兌現他的承諾,至於韓藝具體怎麼去做,他不想去了解,他也不懂。
武媚娘點點頭道:“從他的表現來看,應該是的。不知陛下是否打算放手讓他去做呢?”
李治微一沉吟,道:“你如何看?”
武媚娘螓首輕搖,道:“這可不是小事,臣妾也不敢亂言。”
李治低目思考許久,突然道:“如果他真的能夠將運送到的長安糧食增加二十倍,朕倒是願意讓他去試一試。”
武媚娘道:“不知陛下是出於何種考量?”
李治若有道:“如今的天下,南北皆已安定,東邊也就只剩下一個高句麗,不足為慮,主要的威脅是來自於西北的部落,以及西邊的吐蕃,西北諸部落,雖以臣服我大唐,但是還得等到西北計劃成功之後,方能徹底控制當地,而吐蕃的話,這些年來一直都在擴張,可見其野心不小,也是朕的心腹大患,若是能夠將更多的糧食從江南運送上來,朕才可以在西北擁有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保證對於吐蕃的壓制。”
韓藝說得果然沒錯,想要將中心轉移洛陽,非朝夕之事,還需要從長計議。武媚娘點點頭道:“還是陛下考慮的周詳。”她之所以一直希望轉移洛陽,就是希望避開關隴集團,可問題是,大唐的趨勢在於西進,而不是東進,因為東邊海,在西進的同時,怎麼可能將政治中心東移,至少也得等西北穩定之後,才有資格談東移。
李治笑道:“但願韓藝不要令朕失望才是。”
李治絕非是昏君,他之所以答應韓藝,並非完全是被韓藝逼的,更加不是被韓藝忽悠的,他是可以拒絕的,只不過韓藝的變法與他的戰略佈局是高度契合的,李治可是有著雄心壯志的,他絕不甘於居於李世民之下,唐朝在他的統治下,版圖也是最大的,在他之後就漸漸縮減,一直變小。
目前來說,大唐軍隊掃平突厥,南北皆安,唯獨東西兩邊,還有一些威脅,高句麗的問題,已經不在於他對於大唐帝國有多大的威脅,它只有捱打的份,問題是在於能否一舉將其消滅掉。主要的對手是吐蕃,再加上西北還未完全穩固下來,吐蕃在西北也有勢力的,如果不能保持對於吐蕃的壓制,吐蕃一旦發難,西北可能就會大亂,這是非常可怕的。
而西北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什麼糧食,故此,李治答應韓藝的請求,唯一的原因,就是那二十倍的糧食,只要有足夠的糧食,他才能在西北擁有更加的強大的軍事力量,那樣的話,他不但能夠壓制住吐蕃,鞏固對西北的控制,如果還能進一步增加的話,他就會要西進,將大唐的版圖擴張到一箇中原皇帝從未踏足過的領域,如果他能夠做到這一點,打破地域的限制,完成秦皇漢武唐宗都未完成的偉業,那他就是千古第一帝,他也有資本跟李世民叫板。
可見這漕運之事絕非小事,因為它承載著大唐的未來。
經過再三考慮之後,李治就讓中書省草擬聖旨,正式封韓藝為河道巡按使,專管漕運之事,並且將原本掌管漕運的舟楫署歸到戶部門下,其實就是將舟楫署廢除,由戶部直接掌管。
第一千六百章 簡單辦法
“看來陛下這回是要動真格的了!”
李義府接到李治的指示,不禁長長一嘆,因為李治不但封韓藝為河道巡按使,並且還將舟楫署直接歸到戶部門下,這明顯就是要大刀闊斧的搞。又道:“不過此事陛下處理的未免也太草率了一點,怎能憑韓藝那一番話,就下如此重大的決定。”
說著,他瞟了瞟許敬宗。
他是想許敬宗出面阻止,他如今要全力應付杜正倫,如果他在這事上面阻止韓藝,那麼韓藝可能就會幫助杜正倫報復他,他如今真不太敢去得罪韓藝。
但是許敬宗可以啊!
許敬宗卻是輕鬆一笑,道:“既然陛下這麼做,自有陛下的道理,我等照做就是了。”
李義府一愣,什麼時候許敬宗變得什麼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