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履行道:“可是這非我能決定的。”
長孫無忌呵呵道:“你放心,這朝中一下子走了這麼多大臣,陛下能用之人,屈指可數,你歷來將戶部管理的井井有條,陛下不可能再讓你致仕了。如果有合適的人選,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他不可能讓高履行走的,因為將來關隴集團的代表人物將要去到戶部,他必須讓高履行保證戶部的勢力完整,這樣的話韓藝去了,才能夠發揮作用。
高履行當然不清楚這一點,但是長孫無忌都這麼說了,他也不便說什麼,點點頭道:“好吧!”但心裡卻也打算好,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立刻上奏請求致仕。
。。。。。
。。。。。
而此時的李治卻是快樂並著痛苦,一方面,他徹底掌權了,那些倚老賣老的大臣都退下了,但另一方面,他一時半會上哪去找這等大臣來補上來。
當務之急,得及早提拔新的人才上來。
這一日,他就召集了四大金剛來兩儀殿議事。
討論的議題肯定就是人員調動。
說到這個,李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韓藝,韓藝潛力最大,又與他年紀一般大小,可以共同成長,如果從現在開始培養的話,說不定可以達到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那種默契。而且韓藝給他規劃的宏圖大業,非常符合他心中的抱負,又是心腹,他當然希望韓藝能夠輔助他迎接李治時代的降臨,因此他非常迫不及待的就想提拔韓藝上來,讓韓藝能夠更多的參與朝政。
但是李治始終想到的還是御史臺,因為他認為太正規工作,韓藝也做不來,御史臺乾的事就是監察百官,這就可以給予韓藝極大的發揮空間,朝著崔義玄道:“崔愛卿,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韓藝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朕希望能夠升韓藝為御史中丞,不知愛卿以為如何?”
崔義玄有些沒有想到,不禁微微一愣。
許敬宗立刻站出來,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韓藝聽得都想笑了,你老人家還真是為我。。。操碎了心啊!
李治眉頭一皺,威嚴十足的說道:“為何不可?”言語中透著一絲警告之意,現在老子一聲令下,千萬人頭落地啊!
他認為如今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武媚娘剛剛當上皇后,他的皇權已經得以展現,朝中大臣又個個都是驚弓之鳥,現在他要升誰都不會受到什麼阻擾。同時也可以說明,其實李治也明白,韓藝已經深得榮寵,平常時候,是很難再提拔上來的。
可但凡涉及韓藝,許敬宗那是拼了命也要阻止,除了長孫無忌,他最恨的就是韓藝,自當沒有察覺到,道:“陛下,老臣雖然也贊同重用韓藝,但是韓藝恁地年輕就已經貴為皇家特派使兼監察御史,握有相當大的實權,這是我朝開國以來是從未有過的,已經有很多大臣都對此感到不滿。如果陛下在此刻提拔韓藝,那隻會引起更大的不滿,朝中局勢剛剛才平息下來,萬一有人在邊上煽風點火,可能又會釀成新的禍亂。”
李義府可是嫉妒韓藝入骨的,一看李治一開始就要提拔韓藝,就更加嫉妒了,道:“陛下,微臣也贊同許尚書之言。如果陛下升特派使為御史中丞,那麼只會讓韓藝招來更多的妒忌,這反而對特派使不好,使特派使受到更大的排擠,此事不宜著急,陛下還當慎重考慮。”
韓藝暗笑,恐怕最嫉妒我的就是你吧。
崔義玄一看他們二人都反對,又覺得韓藝跟他們清河崔氏一直以來都有恩怨,讓韓藝來當副手,也確實夠彆扭的,於是也站出來道:“回稟陛下,特派使的能力,的確無可非議,但是年紀尚輕,又未有立下可以令人信服的功勞,一下提升到御史中丞,恐怕大臣們都不會服氣,老臣認為特派使還年輕,可以先讓他在民安局歷練一段時日,等到時機成熟了,再提拔他上來。”
李治瞧了他們三人一眼,心裡清楚的很,他們多多少少都是因為私心才這麼說的,稍微有些不爽,其實他一直以來希望韓藝跟他們搞好關係,就是讓他們支援韓藝上位,哪裡知道他們關係越鬧越僵,都不願意為韓藝說話。
但是,他們的話也確實有道理,如今他剛剛開始要掌權,一掌權就啟用一個大家都不認同的人上來,韓藝不但出身貧寒,而且還得罪了朝中大部分權貴,那麼肯定會有人說,你看,這皇帝一旦離開舅舅,就開始亂來了。再加上崔義玄都不答應,那韓藝去了,恐怕也難以得到重用。
可是,他又非常想升韓藝,朝著韓藝道:“韓藝,你自己如何看?”言語中帶有一絲鼓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