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供應工作的技術人員,能夠踴躍的前來指揮總部報名,一起為重新建設臨海市出一份力。
他們的喊話宣傳,還是挺有效果的,沒幾天功夫,就有很多人精通水電供應的倖存者,主動前來臨海市的指揮總部,報名參與了城市水電設施的二次建設。
而這些積極報名的人,基本上都是隱藏著倖存者裡面的各個專業領域的技術型人才。
反正,這次臨海市要想重新恢復水電供應,這些人至關重要,根本不能缺少。
就這樣,在安世海、小羽等人的帶領之下,近千名各個領域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便開始為了恢復臨海市的水電供應而忙碌了起來。
同時,負責後勤的陳三戒那幫管理人員,也在緊鑼密鼓的招募了大量年輕力壯的倖存者,一起加入了四處蒐集物資糧食的行列。另外,陳三戒還派出了一支曾經在農業局幹過的專業人員,讓他們去臨海市附近尋找一片可以種植水稻的地方。
而何海龍、孫磊和王荌他們幾個,也在數十萬倖存者之中,挑選了近千名退役軍人,或者是從事過保安工作的倖存者,對他們稍微的培訓一番之後,就開始了對整個臨海市進行治安管理和秩序維護。
而凌鋒需要的兩百名素質優秀的人手,也被何海龍他們從自己的分部裡面挑選了出來。
所有人都在忙碌的時候,這幾天凌鋒也沒有閒著,每天他都會固定出時間,去一趟機場,將系統補充的武器裝備,全部都傳送出來。
完了之後,他還會駕駛黃金機甲去一趟九石山,除了將建造所需要的材料弄出來之外,他得進入溶洞裡面觀察一番,看看這座龐大的地下避難所,在數十萬機器人的改造修建之下,工程到底進展的如何。
不過,讓凌鋒欣慰的是,這些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就是快,才短短的幾天時間,它們就在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