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力戰之,明年不管乃蠻人有著怎樣的表現,大秦都要開始滅夏之戰了。
拖延兩年,已經是極限,河洛方向的驕兵悍將們的韁繩,拉的太緊,只能適得其反……
所以,今年的戰爭,就算韃靼人也不好受,也要和乃蠻人見個勝負才行。
(月票,月票)(未完待續。
!
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震撼
額拉姆河的河水在春風中泊泊流淌。
而在其河畔,五萬餘聯軍時隔一個冬天之後,重新回到了這裡,並在此紮下了營盤。
遊騎,斥候淌過尚自冰冷的額拉姆河河水,向北方疾馳而去,也象徵著這一年的戰爭開始了……
大軍的軍力比之去年更顯強大,這表明韃靼人各部開始傾力參戰,而更多的被俘,投順的乃蠻人,投入到了魯烏爾阿拔麾下。
這讓大軍膨脹了起來,不過看上去比之以前,要有序的多了,因為這一個冬天湧現出了很多千夫長,百夫長。
部落貴族們的權威仍在,但他們對於部落戰士的控制力卻消弱了下來。
在沒有與乃蠻人接戰的時候,還看不出這些胡人戰士到底有著怎樣的變化,但身為大軍統帥的趙石相信,在今年的戰爭中,這些胡人戰士將成為戰爭的主角,這對現在,或是將來,都是有著好處的。
糧草充裕,士氣高漲,又是春天開戰,想來今年的收穫比之去年要多的多,背靠著大同,又有著韃靼人的傾力幫助,使秦軍征伐草原的步伐顯得分外輕鬆了起來。
數日之內,斥候的訊息陸續傳回來,並不出乎趙石的意料之外,前面一片空曠,斥候沒有發現任何乃蠻人部落的蹤跡。
當然,查探的距離還不夠遠,額拉姆河北岸左近的乃蠻人部落只要不傻,便不會以此為過冬的地點。
趙石隨即便命大軍渡河北上,大軍主力緩行,一個個韃靼人,乃蠻人的百人隊被派出去,像狼群一樣穿梭於草原之上,搜尋著乃蠻人的蹤跡。
數日之間,大軍已經漫過了兩三百里的路程,情形漸漸變得詭異了起來,乃蠻人好像消失了一般,竟然沒有碰到一個乃蠻人部落,連普通的牧民也不見了蹤影,好像只剩下了一片片空蕩蕩的草原,和在其上游蕩的瘦弱動物們。
這讓趙石有些不安,他迅速派人向來路搜尋,唯恐乃蠻人避開大軍正面,衝向雲外,雲中草原,那麼對於陸續北遷的韃靼人各部,將是一場災難。
不過他還是覺著不對勁兒,就算乃蠻人有了那樣的戰略和作戰的勇氣,但也不可能毫無動靜才對,大軍的斥候,遊騎已經散佈到百多里之外,乃蠻人怎麼會知道大軍的動向而不被大軍發現?
大軍的行進變得越發的緩慢並謹慎了起來,這一日,天色未晚,趙石便下令大軍紮營。
要好好想一想了,不能再往北走,應該轉而向西,或者向東……那樣的話,危險會少上很多。
趙石想象過許多今年開始時的情形,他能想到乃蠻人會避而不戰,但他沒有想到乃蠻人會做的這麼徹底,簡直和堅壁清野差不多。
明知道敵人不會消失,也許正醞釀著反擊,但卻見不到敵人的蹤影,這是行軍征戰之大忌,詭異往往代表著危險。
想來想去,其實也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乃蠻人痛下決心,在秋冬之際,遷走了草原北方所有的部落,這真的是一個很有魄力的決定。
額拉姆河北方的草原,是乃蠻人最重要的放牧所在之一,還有就是西邊一直延伸到遙遠的阿爾泰山山麓的遼闊草場,都是屬於乃蠻人的地盤,這裡的乃蠻人西遷了。
這個判斷並不難以做出,東邊有著克烈部的威脅,戰敗的乃蠻人估計沒那個勇氣再去面對蒙古人,而且一旦向東遷移,他們會變得腹背受敵,那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所以,乃蠻部也許在西邊的什麼地方等著與聯軍交戰。
這個時候,趙石反而定下了心來,草原上的堅壁清野戰術,是很可笑的,草原本就地廣人稀,多少天不見人跡也是常有的事情,堅壁清野?完全是自殘的行為……
乃蠻人在逃走嗎?
這個念頭在趙石的腦海中閃現,草原人雖說逐水草而居,遷移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這樣不留下一個部落的大規模遷移,只會讓一個部族元氣大傷,之所以常說草原胡人行蹤飄忽,難覓蹤跡。
是說他們移動的很快,但卻並非說他們總是在移動,找到他們遷移的規律,便不難找到部落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