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次去墓前拜祭,當著眾人的面,冷森森的道了一句,這裡風水如此差勁,改日,孩兒定當為母后選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居。
想那皇陵所在,千挑萬選出來的地方,風水能差了。日後當今陛下大行之後,也將葬在此處,誰不要腦袋了,敢選一處窮山惡水的所在出來?若是皇后娘娘以後遷陵,那皇帝陛下呢?
這話裡的意思簡直是讓人不寒而慄。無論是他們這些從人。還是那些守陵的太監軍士,一個個面無人色,恨不能捂上自己的耳朵,就當沒聽見這話。有些人心裡更是絕望的在想,也許就這麼一句話,自己一家老小的命就都沒了。
太子殿下下山了,留下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話,還有許多人在今後的日子裡心驚膽戰。
由是。也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情是多麼的糟糕,有些人甚至在想,莫非前些日子有人說太子瘋了的傳言是真的?
李全壽瘋沒瘋其他人不曉得,只有他自己明白。
在桃林裡碰到許多公主府的宮女,都是來採摘桃花的,據說公主想多制些桃花釀來款待府中的客人。
李全壽讓人問了問,才知道公主府來了位異域美人兒,但卻是有主的。乃是定軍侯府,大將軍趙石的小妾。
這個小妾多數人都聽聞過,經常與公主殿下結伴出遊,據說來自北方草原,身份也曾尊貴非常。按照中原漢人的說法,也是位公主來的,聽說藍眸雪膚,豔麗絕塵。出自韃靼人的王族,雖說乃是胡人。但人家也是公主不假。
有許多人都在背後羨慕大將軍趙石的豔福,也聽說折家的那位二公子就曾為這位異域美人茶飯不思過。
但這些畢竟是傳言,也只能背後說說罷了,因為名花已然有主,還是那般顯赫的一個人,估計即便是皇帝老子,想要橫刀奪愛都得思量再三,何況是其他人了。
聽到是這位名傳長安的美人在,太子殿下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些,但也沒人會以為太子殿下色心動了,因為誰都知道,大將軍趙石與太子的關係,想來是愛屋及烏罷了。
來到公主府前,早有人等在了那裡,顯然之前已經有人傳話了過來。
引著一行人徑自入府,其他人留在了前面,太子殿下則讓一位女官引著,去了內宅。
來到內宅正廳,靖佳長公主殿下已經帶著幾個侍女迎候在了外面,見太子李全壽來到,那些宮女皆是跪倒在地,口稱見過太子殿下。
然後太子殿下給長公主施禮問安,靖佳長公主殿下看上去也清減了一些,眼角眉梢都帶著愁思,不過精神可要比李全壽好的多了。
拉著李全壽的手,心疼的一陣噓寒問暖,其實兩個人也不差多少,但作為長輩,靖佳長公主殿下的母性是一點也不少的,看著蔫蔫的太子李全壽,加之念及皇后娘娘對自己的諸般好處,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差點掉下淚來。
太子李全壽終於也有了點活氣兒,拉著靖佳長公主的手不放,眼睛微紅,聽著靖佳長公主的話,不住的點頭,一副受教模樣,看上去就像個委屈的孩子。
若是趙石見到這個情景,肯定就要想,這小子定是有戀母情結,不然哪裡會如此乖巧。
太子李全壽在公主府中呆了多半日,與長公主殿下很是說了一陣子話,婉拒了長公主殿下的挽留,帶著三五從人,趁著天光還亮,回了長安。
而就在第二天,公主府迎來了又一位客人。
自王虎起復,晉為左右宮門御衛指揮使,駙馬韓文魁副之,於皇家內苑編練新軍,駐防宮禁,也就形成了左右宮門御衛在內,左右羽林衛以及左右屯衛,雄武軍在外的京軍格局。
京縻重地,駐軍比之往年,不降反升,這是讓許多人沒有想到的,不過京軍格局雖有了變化,但編練新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的很,當年大將軍趙石整編羽林左衛,用了兩年,編練猛虎武勝軍新軍用了足有三四年時光。
由此,大將軍趙石練兵之能廣為朝野稱道,即便是與趙石有隙的兵部尚書李承乾也曾感嘆過,趙石練兵之能,在大秦不做第二人想。
而新軍的指揮使還是遇赦回京的王虎,許多人都對此頗有微詞,此人之才具也同樣廣為人所知。
不過皇帝陛下諭旨親封,誰還能說什麼?反對的話,有人早就說了,說的人還是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這樣的人物,但皇帝陛下還是下了旨意,旁人又有什麼可說的?
再者,當年王虎被貶出京,旨意裡可是有遇赦不赦,永世不得回京之言,這才幾年,陛下就改了初衷,旁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