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式戰列艦都差多了。因此,隨後英國就提出了在“英王喬治五世”級的基礎上發展更好的戰列艦的要求。這就是“獅”級。
“獅”級的排水量比“英王喬治五世”級增加了不少,最大的變化就是換裝了三座三聯裝16英寸(大約406毫米)主炮,這與當時美國的戰列艦設計是比較接近的。可該艦的最大問題是,內部空間狹小,升級的餘地非常有限,而且其效能比“英王喬治五世”級並無根本性提高。在大戰爆發的時候,英國曾經一度想取消“獅”級的建造工作,可後來隨著俄國參戰,英國的壓力減輕了很多,“事”級的建造工作得到了恢復。該級艦同級四艘,分別是:“獅”號,“勇敢者”號,“征服者”號,“暴怒者”號。最後一艘在25年中期才服役。
實際上,這兩種戰列艦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嚴重缺乏防空能力,如果要增強其防空能力的話,那就得對艦面佈局進行大改,這是很難辦到的。因此,在22年初,英國海軍就提出應該發展一種防空能力更優秀的戰列艦,而且在效能上必須全面超過“英王喬治五世”級。而這就是“前衛”級戰列艦的由來。
23年10月分,“前衛”級的首艦,也就是“前衛”號正式開工建造。該級戰列艦的主要特點是,主炮採用了四座雙聯裝15英寸(大概381毫米)主炮,使用了高平兩用副炮,而且大量配製了高射炮。其最值得讚賞的地方就是優異的航海效能,這完全體現出了英國人在戰艦設計方面的深厚功底。當然,相對於當時唐帝國與美國的戰列艦來講,其火力仍然略顯不足。可最大的問題是,這艘戰列艦還在建造之中呢,而且,同級的其他戰艦的建造計劃還沒有確定下來!
相對而言,法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就要差得多了。不僅僅是效能上差距很大,而且在數量,級別方面更比英國海軍少得多。
法國在第一次全球戰爭後建造的第一種主力艦是“敦刻爾克”級戰列艦,也有人稱其為戰列巡洋艦。其設計的針對物件是德國海軍的“德意志”級小型戰列艦。因此,“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速度達到了295節,在那個年代是相當驚人的,而重視速度也算得上是法國海軍數百年來的傳統吧。可與其速度不相匹配的是,該級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僅330毫米,而且炮塔的佈局極不合理,戰艦的裝甲厚度也是當時最為糟糕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認為“敦刻爾克”級應該劃入到戰列巡洋艦的行列中去,而不應該被算成是戰列艦。而該級艦也就只有兩艘,即“敦刻爾克”號與“斯特拉斯堡”號。
法國在戰前動工建造的最好的戰列艦是“黎塞留”級,其首艦開工時間為17年,而當時英國海軍的“英王喬治五世”級還在設計之中呢,可以說,“黎塞留”級是當時歐洲最為優秀的戰列艦了。
“黎塞留”級的排水量(滿載)接近50000噸,而且其速度達到了驚人的32節,後來也只有“依阿華”級超過了這一速度。而在17年的時候,恐怕還沒有哪個國家會想到戰列艦需要這麼快的速度吧。
而其主炮為八門四聯裝的380毫米火炮,其裝甲也並不弱,比當時大部分的戰列艦都要好。可問題是,直到戰爭爆發時,第一批三艘都沒有造好,其建造工期也算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了吧。同級艦為:“黎塞留”號,“讓·巴爾”號(也被成為“吉恩男爵”號),以及“克萊蒙梭”號。
第十五卷 絕地反擊 第五節 另類艦母
航母的出現改變了海戰的方式,同時也取代了戰列艦。
這個說法本身並沒有錯,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並不是在任何地方,航母都可以取代戰列艦。航母要想成為真正的霸主,需要戰勝的不是戰列艦,而是天氣。
相對而言,太平洋上的天氣情況是幾個主要海洋戰場中最好的,而且太平洋海域廣闊,有足夠的空間讓航母活動。這些條件都是對航母有利的,這也是為什麼戰爭打到現在,航母之間的決戰幾乎全集中在太平洋上,而且航母真正決定勝負的地方也是太平洋的根本原因。相反,在其他的方,航母就不見得是“萬金油”了。
英國是歐洲第一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認識到航母重要性的國家。
早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的時候,幾架從英國海軍的水上飛機就轟炸了德國的港口,這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例海軍航空戰例。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之後,英國是最初開始建造航母的四個國家之一,而且是歐洲最先開始研究海軍航空戰術的國家。可很快,英國就被日本,美國給拋在了後面,後起直追的唐帝國也很快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