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這次轉向,最終讓第六特混艦隊有所“收穫”。當時,第六特混艦隊距離朴茨茅斯港外的交戰海域大概有40多海里,這已經超過了戰艦上雷達的探測距離。而當艦隊向左轉向的時候,其轉向半徑大概是3海里,也就是說,艦隊必須要向西南方向航行大概6海里才能轉過方向。結果,到四點二十一分,也就是艦隊的基本上已經完成轉向,到了150度的新航向上的時候,最後一艘轉向的戰艦,即“松江”號戰列艦上的雷達突然發現了艦隊西南方向上有兩個目標。
這一情況立即彙報到了“合肥”號上。谷甄雲在收到訊息的時候,他也是大吃一驚,難道英國本土艦隊已經透過了海峽,而且已經發現了第六特混艦隊,正在朝他們殺來?在此致歉,谷甄雲就一直在嘀咕,按理說,第三特混艦隊在多佛爾海峽南部海域巡邏,那麼他們早就應該與第三特混艦隊遭遇了。可是,艦隊已經在海峽南部航行了一圈,卻仍然沒有發現第三特混艦隊的蹤影,這讓谷甄雲感到極為奇怪。
很快,谷甄雲認為那兩艘戰艦不是英國人的戰艦。很可能是第三特混艦隊的艦隊。首先,谷甄雲當時並不知道英國艦隊已經透過了多佛爾海峽,並且已經與第三特混艦隊打了起來。其次,他不知道第三特混艦隊的具體位置。正因為這兩個原因,谷甄雲認為第三特混艦隊的巡邏海域在他的西南面,第六特混艦隊無意中衝到了前面去。考慮到這,谷甄雲也有點擔心了,他不是但心無法與第三特混艦隊會合,而是擔心如果此時英國艦隊從北面殺來的話,那第六特混艦隊就將首當其衝的遭到打擊,而不是由更強大的第三特混艦隊在前面抗著。因此,他立即下令發出了電報,詢問那兩艘戰艦的身份,並且派出了兩艘驅逐艦前去“接應”。
電報發了三次。可仍然沒有收到對方的回電,到四點二十八分的時候,那兩艘戰艦距離第六特混艦隊也僅僅只有15海里,雷達操作員已經判斷出那是兩艘戰列艦,航速12節,航向40度。可當時的雷達只能判斷戰艦的大小,並且用多普勒效應測出戰艦的速度與航向,卻無法判斷出戰艦的型號!
對方一直沒有回電報,這讓谷甄雲更是感到有點惱火了。艦隊通訊參謀不但用了艦隊內部頻道,還用了帝國海軍公用的頻道發出了電報,只要這兩艘戰艦上的電臺還在繼續工作,就肯定能夠收到“合肥”號發出的電報。當然,前提條件是,那是兩艘帝國海軍的戰艦。也正因為對方沒有回電,谷甄雲產生了很多疑惑,他甚至想到,英國艦隊已經透過了多佛爾海峽,並且擊潰了第三特混艦隊,那是兩艘逃脫了打擊,正在逃命的戰艦。可問題是,如果是帝國海軍的戰艦,那也應該朝海峽的西南方逃跑,而不是朝多佛爾海峽這邊而來吧!
五分鐘後,也就是四點半過,派出去的驅逐艦到了那兩艘戰艦東北大概5海里的海域,瞭望員已經大概能看清楚那兩艘戰艦的輪廓了。接著,一艘驅逐艦打出了照明彈。在明亮的光線下,驅逐艦的瞭望員立即判斷出了那兩艘戰列艦的型號,那不是帝國海軍的“新省會”級戰列艦,而是英國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這正是遭到魚雷攻擊,首先退出戰鬥,向伊斯特本逃跑的“厭戰”號與“勇士”號。這兩艘戰列艦在撤出戰鬥之後,戰艦上的官兵一直在設法堵住魚雷在艦體上留下的窟窿,連艦長都去參加了損管搶修工作。也正因為如此,兩艘戰列艦隻能夠勉強保持12節的速度,緩緩向伊斯特本航行。更重要的是,當時“厭戰”號上的主電力艙已經無法正常工作,“勇士”號上的三臺大型柴油也損壞了兩臺,就算兩艘戰艦上都有輔助電力艙,有幾臺小型柴油發電機,可仍然無法滿足損管工作時的電力需求。另外,兩艘戰艦的艦長都認為他們已經成功的撤出了戰鬥,因此就下令關閉了戰艦上的雷達,以及大部分的電臺等消耗電力的裝置,只保留了一部與艦隊旗艦聯絡,以及一部與伊斯特本港聯絡用的電臺在進行工作。也就是說,當這兩艘戰列艦朝著第六特混艦隊所在的海域而去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能夠發現前方的危險,直到那幾枚照明彈出現在了戰艦上空的時候,戰艦上的英國官兵這才發現,在他們的前方出現了兩艘來歷不明的驅逐艦!
也算是這兩艘戰艦活該倒黴吧,在這個時候,有點警惕性的艦長都應該下達戰鬥動員命令,讓戰艦進入作戰狀態。可是兩艘戰列艦上的艦長都認為那是那是艦隊旗艦在聯絡了伊斯特本之後,從伊斯特本前來接應他們的驅逐艦。當時只有“勇士”號上的通訊軍官用英國海軍的通用頻道向這兩艘驅逐艦發出了詢問訊號,可並沒有收到任何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