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H:所以我開始反省自己。出於給夢河老哥說些好話的目的,我逼著自己耐下性子認真的看看這本小說。巧的是這時我的閱讀進度正好度過了作者的“快速鋪墊”期。文章中出現了很多令人捧腹的幽默,還有些許非常靈動的人物、環境描寫。在笑聲不斷中我感到驚喜。
htgyhan:嗯,往往讀者的心態影響著他對作品的理解。在閱讀一本書前,儘量不要先入為主的附加給它自己的態度。雖然這樣很難,但要深入理解作者向我們傳達的資訊,這樣做是很必要的。然後呢?然後你又做了什麼?
H…XH:對,我很同意你的觀點。摘掉了有色眼鏡的我,閱讀自然也就愜意了很多。帶著這份好心情繼續往下讀,當我讀到“老所長”一章的時候,我拍案叫絕,這章寫的太好了。我已經被故事深深地吸引。然而隨著深入的看下去,我再也笑不出來了。作者“黑色幽默”的背後潛藏著血淚的控訴。夢河兄在用詼諧的語言平實的敘述生活。作品“在情色、道德、理智和黑白道義之間掙扎周旋流露出來的真實感”'1'正體現了“視點下沉”、“正視惡”、“探究生存本像,展示原色魅力”等一些“新寫實”的基本美學特徵。'2'而這份深沉和厚重卻掩藏於老渡的莞爾一笑之中。這使得我不得不在讀完第一部分後重新翻回扉頁,重新審視這“毛驢裸奔”的世界。
htgyhan:能具體的說說嗎
(美學評說)
H…XH:好的。首先我想從審美的角度來說一下這本書。
眾所周知,網路技術的發展也深刻的影響到了文學創作的變革。文學走下了聖壇。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文學創作的陣營。軍旅文學也不例外,同五十年軍旅文學早期的規模化、軍團式的集團作戰相比,走過五十年的這方綠色,在網路時代的催化下面臨新的挑戰。
個人化、多元化、流行化、草根化、自由化、寬泛化和後現代主義的新審美需求的出現,使軍旅文學創作已不僅僅是電腦記錄替換傳統的用筆書寫這種形式上的變革了。它的內在實質已經發生了鉅變,創作者已經不再侷限於軍人和作家。如:《最後一課子彈留給我》的作者劉猛當時就是一個學生(後來從軍成為導演),《硝煙散盡》的作者退色的子彈(筆名)則是留日博士,《憤怒的子彈》作者周健良又是一名退伍軍人,他們都是透過網路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隨著“平民寫作”的深入,迎合這種新的現代審美情趣,“草根文學”和後現代主義文字應運而生。而渡夢河的《裸奔》語言口語化,流行符號充斥其中,表面上的放浪、不羈、鬆散,聚合著凝練的精神和厚重的思想,這些美學形式契合了“草根文學”的新審美特徵。實現了一次新審美的爆發。渡夢河的《裸奔》與劉猛的後現代主義文字《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形成了雙峰爭輝之勢,為五十年的軍旅文學大營添得一方清馨的新綠。
htgyhan:是這樣的,網路給予了文學爆發式的突破。上天入地、過去未來、時間空間的疊變,無所不用其極。語言的自由,形勢的寬鬆使作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爆炸式的發揮。沒有了紙張的約束和出版的羈絆現代的創作甚至撼動了“完整性”牢不可破的定律,以至追求維納斯式的殘缺之美。比如劉猛的《猛虎營》,劉洪濤的《****》,日蝕的《獵日》由於種種原因成為“千年老坑”但仍有追捧者無數。誰能說他們不是成功之作?這種打破完整的形式更加籠罩著一種“殘缺的悽美”! H…XH:呵呵,你的補充是我沒想到的。向你學習!
htgyhan:(成吉思汗)咯~~~,你剛才提到了精神和思想,那你能從《裸奔》的思想性上談談嗎?
H…XH:唔……,可以。《裸奔》是圍繞著周飛以及他的四個異姓兄弟退伍回家後的生活境遇展開的。
從周飛五兄弟的農民出身,陸戰隊的背景來看《裸奔》其實並不能劃分到“都市言情”小說的陣營中去。作品中對退伍軍人所充滿的悲憫情懷和炙熱感情,究其實質,它的內在精神還是符合軍旅文學創作特徵的。只不過作者將著墨點放在了軍營外,極力表現的是對當今中國農民軍人在“迴歸土地”後的生存環境、生命意識和生存景況'3'的探尋。即對“後農民軍人”的詠歎。
(“後農民軍人”的詠歎)
htgyhan:嗯……。我們知道,中國軍旅文學進入九十年代,以閻連科、陳懷國為骨幹的一部分作家開始了 “中國農民軍人”以軍隊為跳板“逃離土地”的“農家軍歌”式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