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稟中的粟米開始向成鄉流動,有聰明人便設法竊取了石磨和麥粉的技術,反手一擊。
他的心頭浮現出了一個人的面孔,範嘉,趙無恤下意識地覺得,這個上次與他在粟市外錯轂而過(gu)的人,就是此事的首禍者!
真是一個可恨的擋路人!
隨後,他和計僑便聽子貢說起了詳細的經過。
原來,子貢在過去一個多月裡一直維持著原價,也就是一斗麥粉換三石粟米,但誰想範氏的商賈卻突然也介入了粟市。他們帶來了海量的麥粉,遠超子貢,而且價錢是一斗換二石半!
這對子貢的生意,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市場頓時開始向範氏商賈傾斜。目前,是隸屬於範氏,中行氏的那些士大夫開始轉而購買這種更便宜的麥粉。子貢發覺不對後,讓人暫時維持原價不變,同時立刻回來向無恤稟報。
趙無恤無奈地搖了搖頭,本來已經加強了對成鄉的控制,卻仍然被人暗捅了一刀啊。
不過據子貢說,洩密的源頭已經找到,問題並不出在成鄉,而是下宮的一個庖廚乾的。他見過那最原始的手推磨,在範氏暗作重金收買下,偷偷畫了圖獻上,現在已經抓獲,被下宮處死,其家人處以耐刑。
漏洞雖然堵上了,可技術卻已經無可避免的擴散開了,必須想辦法加以應對。
對手的惡意降價爭奪市場麼?趙無恤眉頭微皺,想起了前世的一些案例,隨即又舒展開了。
他正要對兩人說說自己的計劃,卻聽到子貢和計僑同時拱手說道:“君子,賜/僑有一計,可破此局面!”
“君子,賜/僑有一計,可破此局面!”
子貢和計僑異口同聲地說出這句話後,詫異地對視一眼,隨即謙讓地請對方先說。
趙無恤也壓回已到到了嘴邊的話,直接點了子貢的名:“二三子也不必謙讓,在商言商,子貢對其中情形應該更熟悉些,還是子貢先說吧。”
子貢當即侃侃而談,看得出,他在回成鄉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應對的法子!而接著來的這番話,這讓無恤對他的商業才幹再次讚歎不已。
他說道:“如今彼賤我貴,粟市的商賈和士大夫們自然會傾向賤價,此正如河水下流,乃人之常情也。”
趙無恤頷首同意:“那以子貢看來,應當如何破此危局?”
“君子應當知曉,原本麥粉是作為奢侈品貨與卿士大夫家,當時吾等獨斷專榷(que)此業,自然可行;但如今形勢易變,制麥粉之法已然洩露,再走貴賣少銷的上谷之法,就無法再維持下去了。”
“賜認為,是時候改變方略了,既然上谷之法不通,就只能欲長錢,取下谷!新絳之中,還有許多欲購麥粉而不得計程車和國人們,範氏之賈心存僥倖,只將價格降到了一斗麥粉換二石半,若是吾等一次將價格降到一斗換兩石,乃至一石半!便可以扭轉局面,只要麥粉週轉快,做大數量,自然能夠薄利多銷。”
然而,計僑聞言後卻眉頭大皺,他說道:“子貢的意思是,緊隨範氏降價,改走薄利多銷之途。可以我一鄉之力,每月不過能供應新絳千餘石。但據你所說,範氏之賈卻有匠作坊支撐,每月能供應至少五千石麥粉,若是吾等盲從賤賣,最後損失的,依然是君子!”
然而,子貢卻哈哈大笑道:“計先生一葉障目矣,誰說我方麥粉僅在成鄉出產?”(未完待續。)
第165章 下谷之法
計僑曾經是下宮的首席計吏,他憑藉自己多年來管理上計和市的經驗,認為假如競爭對手是短期降價,並且幅度不大,或許可以緊跟其後。可若是對方有超過己方的貨物可以售出的話,最好還是退出,否則會在他之前垮掉。
以一鄉敵一卿,是為不智!
但子貢一語驚醒夢中人,趙無恤和計僑都是聰明人,瞬間就明白過來了,不由得拊掌讚歎:“妙計,絕妙!”
子貢又詳細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他的意思是,趙無恤的背後,還有下宮!還有趙氏撐腰!何不借助他們的力量?
趙無恤不由得感慨,這就是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區別了。子貢現在一些能力也許不突出,但是他的眼光和胸襟,卻高出了計僑不少,當計僑還在糾結腳下的蝸角之爭時,子貢卻已經站到高處,遠眺百里之外了!
他說道:“事不宜遲,我今日便要前往下宮。子貢與我同去,屆時我會帶你面見父親,向他請命!”
趙無恤心中暗笑不已,以趙鞅的性格,凡是和範氏作對的事情,恐怕會很樂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