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事有些是秦始皇做過的。漢武帝為了抵抗匈奴,是不在乎人力和物力的。他贊成主父偃的意見,大臣們也沒有誰敢再提反對意見了。
漢武帝派將軍蘇建徵調十多萬人民去建築朔方城(今內蒙古黃河以南的鄂爾多斯),又徵發關東地區的民夫,把黃河以南蒙恬時修建的所有要塞都加固修理一下。這次築城固邊,花去的金錢以億計,漢朝的府庫也空了。崤山以東的百姓每十萬人一批輪流去服勞役,一座座城堡在邊境上夯實築成,河南地的防守能力比以前有很大提高。
漢武帝在北方防禦問題上系統考慮了一段時間,他除了在河南地築城防守之外,把東部上谷郡裡伸到匈奴界中去的一塊土地放棄給了匈奴。因為上谷郡鬥闢縣造陽以北的地方九百里凸到匈奴境內,無險可守,派出防守計程車兵經常遭到匈奴的突然襲擊,而漢朝又不能及時派出援軍救助。為了這小塊地方,漢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漢武帝把這小塊地方放棄給匈奴也是為了防守的方便。這說明漢武帝對北方邊防已經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和安排。
北方經過這次整頓,的確加強了防禦匈奴攻擊的能力。但這裡除了戍卒之外,少有人煙,而且軍糧得全部從內部調運。為了以民養兵,解決國家負擔,漢武帝下令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實邊活動。漢武帝移民十萬人充實到朔方郡。這大量的移民不但加強了邊防,而且也部分地解決了沒有土地的農民的生活。
大規模的移民使荒涼的河南地又充滿了生氣。土地被開墾出來,原先的牧場又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河套地區有黃河灌溉的便利條件,土地肥沃,經過漢朝軍民的共同開發,成為塞北的一顆明珠。漢武帝為了便於管理河南地,就在原來秦朝九原郡的基礎上,改名為五原郡,治所在九原(今包頭市西北)。河南地又正式地回到中央政權的懷抱之中,又重新得到了開發。
匈奴境內追亡逐北(1)
看到漢武帝熱心地經營河南地,軍臣單于又氣又急。在公元前127年的冬天,一病不起,溘然長逝。匈奴境內群王無首,為奪取單于的位置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
軍臣單于生前立下太子於單,應該是匈奴王國的正式繼承人。但軍臣單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覬覦單于位置多年,早早就積累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他一看軍臣單于死去了,馬上就自立為單于,他有強大的騎兵隊伍,不怕太子於單的反抗。
太子於單不甘心就這樣失去單于的位置,他領著自己所屬的人馬和伊稚斜展開了決鬥,於單勢單力薄,被伊稚斜打得大敗,於單無路可走,只好逃到漢王朝境內請求投降。漢武帝對於於單採取了友好的姿態,他為了鼓勵匈奴人不與漢朝作對,就把於單封為陳安侯,以顯示漢朝博大胸懷。可是於單不太適應中原的生活,沒過幾個月就死了。而匈奴內部伊稚斜打跑了於單,就以軍臣單于弟弟的身份高登單于寶座。
這時,漢朝宮廷內也正在大辦喪事,原來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去世了。王太后的去世,漢武帝很是悲傷,他克盡孝禮,為母親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為了安息死者的亡靈,漢武帝在這以後的兩年時間裡一直沒有動用兵符,漢朝和匈奴之間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暫時停了下來,進入短暫的和平時期。
匈奴新立的伊稚斜單于卻是個好戰之徒。他一上臺就企圖奪回河南地,報仇雪恨。他看到漢武帝為王太后服孝而暫時放棄了對匈奴的大規模打擊,就變本加厲地攻擊漢朝邊郡,擄掠邊民。
從公元前126年冬到公元前124年春這兩年的時間裡,漢朝軍隊一直處於防禦狀態,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反擊。伊稚斜單于氣焰很囂張,接連不斷地攻擊漢朝北疆,他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春天剛剛奪取單于位置不久,就領數萬人攻擊代郡,漢朝代郡太守共友竭力反擊,被匈奴兵殺死。匈奴兵掠漢朝一千多人口退回去了。等到秋雁南歸的時候,匈奴騎兵又踏著枯草偷偷地侵到雁門郡內,殺掠雁門郡內百姓一千多人。這兩次南侵使伊稚科單于嚐到了甜頭。
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伊稚斜單于又舉行了一次更大規模的南侵,他知道漢武帝因為喪母不會派大軍反擊,所以就派出了九萬大軍,分成三路南侵,企圖能得到比上次更大的收穫。匈奴騎兵分三路,每路三萬人分別攻擊代郡、定襄和上郡三個目標,漢朝北方邊郡烽火連天,又不能互相救助,只能困守待援。但是,伊稚斜單于也不敢在漢朝境內滯留時間太長,因此他在縱兵殺掠一番之後,俘走了幾千漢人就退回去了。
匈奴右賢王也乘機向南進犯,因為河南地被漢朝佔有並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