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鵬羽快快為朕演示。”李世民急不可耐道。
趙雲澤便安排了三個殿中的宮女,每人舉著一個蹴鞠,按照他的指揮,為李世民演示起了太陽、月亮、地球的運轉方式。趙雲澤自己,則一邊指揮著那三個宮女,一邊為李世民再次解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這下,李世民終於看明白了。
“觀鵬羽這一演示,朕總算明白點端倪了。似乎,你的這種解釋真的無可挑剔。”李世民說道。
趙雲澤收起那三個球,道:“這本來就是真理。”
“你倒是自信的很。”李世民笑了起來。“有了你這一番解釋,朕倒是不怕再發生日食或月食之事時,有臣民據此攻訐朕或朝廷了。”
趙雲澤輕輕搖了搖頭道:“也不盡然臣剛才這番理論,能取信於陛下,是因為陛下您開通,能包容於臣。若是對迂腐之人如此講解日食與月食的成因,怕是會被斥為歪理邪說的。”
稍頓,趙雲澤又道:“其實,無論是天生之異象,還是世間其他萬物,之所以存在,就自有它的科學道理。臣今日來向陛下解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並非只是針對今日的日食之事。臣是想,我中原歷來重視儒家學說,而對於其他學派的觀點,卻有失偏頗。比如陛下提到的張衡的渾天說,大多數讀書人就未必知曉。
“然而,治國濟民之術,卻不是單靠儒家一門學說就可囊括的。比如臣製作的火器,就來源於墨家學說;比如朝廷核算官員俸祿、國家稅收等事時,就要用到算學。臣的意思是,陛下應該重視各家學說,只要是對國家、對百姓有利之學,都應該提倡普及。以重現春秋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之盛事。也以此,廣開民智,將各種有用的學問經世致用,強我大唐國力,富我大唐百姓。”
第119章 李淳風
大唐太史局一間房舍之內,一名二十來歲的年輕官員正在伏案忙碌。。。
案頭上,擺放著三個蹴鞠,還有凌亂的紙張與算籌。
那官員一會兒擺弄一下那三個蹴鞠,凝眉思索;一會兒又擺弄算籌進行演算;一會兒,又在紙上寫寫畫畫。
“是了,那位趙雲澤達人說的沒錯,日食和月食的確是如此形成的。”忙碌了一會兒,那官員停下動作,點點頭自言自語道。
又思索了一會兒,那官員的眼神一亮,立刻又繼續忙碌起來。
又過了很長時間,那官員忽然氣餒的一丟筆,說道:“不對不對,若日食和月食確是如此形成的,我應該能推算出下一次日食的日期,為何卻無從下手呢我記得史書中記載,漢朝的張衡就曾經準確的推算出一次月食出現的日期,他能做到的事情,難道我就做不到”
又思考了一會兒,那官員搖搖頭道:“是了,張衡也只是推算出了月食出現的日期,卻並沒有推算出日食出現的日期。看來,推算月食比推算日食容易,我還是先試著推算月食吧。”
說完,那官員便翻出一本厚厚的文簿,從文簿的最後一頁開始,仔仔細細的檢視起來。
“找到了,這就是最近出現月食的日期。”
那官員又立刻伏案忙碌。
不知不覺,時間又過去了一個時辰。那官員再次擲筆嘆氣:“還是不成呀,根本就理不出頭緒。”
又獨自思索了一會兒,那官員一下站起身來,急急忙忙的就出了房舍。
“李大人,還未散衙呢,您這是去哪兒”太史局門房處,一名小吏問那年輕官員。
“某去兵部有事。”那官員頭也不回的丟下一句話,就出了太史局大門。
“這個李淳風,做什麼事情都急三火四的。”門房小吏搖頭嘆道。
原來,這名剛才出了太史局的官員,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李淳風。;
提起李淳風,讓後人很容易就聯想到“神棍”這兩個字。這多半是受了演義小說和後世電視劇的影響。
然而,歷史上真正的李淳風,卻不止是神棍那麼簡單。雖然,李淳風對於占卜問卦也很在行,但他最大的成就,卻是在天文曆法與算學方面。
歷史上,李淳風以秦王府記事參軍的官職入仕,後又入職太史局,從最底層的將仕郎一路幹到太史令,幾乎一生都在與天文曆法與算學打交道。在這兩方面留下了很多傳世之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明朝的楊維貞贊李淳風曰:“古今知天文歷數者,應首推李淳風”。
武德九年的李淳風,才剛剛二十四歲。這時他也剛入職太史局,但是他在天文曆法方面的造詣,已經廣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