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
在乾帝盤攀登宮殿臺階之時,一個個身穿甲冑的武者跪倒在兩旁,山呼萬歲。
乾帝盤的步伐不由的一滯,眼睛更是收縮,流露出震驚之色。因為他在人群之中,竟然看到了太祖開國的功勳。
還有太宗時期的絕世猛將,真是沒有想到,這些故去的,歷代的良臣猛將竟然都聚集在福地。
龍庭的底蘊真是堪稱恐怖。
甚至可以預見,這些各個時期,本應不可能蒙面的猛將,智者聚集在一起,絕對不是加單的一加一那麼簡單。
他們的匯聚必定會形成聚合反應。
群星璀璨!
將者如雲!
群賢匯聚!
壯哉!
壯哉!
在這些沙場名宿帶領下的軍隊戰力必定驚人。
乾帝盤看著一個個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將領或者是賢臣在他面前行禮,眼睛中不由的迸發出熾熱的光芒。
金鞭秦王!
太宗年間的沙場名宿,也是一代名帥。手中金鞭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善於謀略。
猛將樊噲!
太祖年間的猛將,是武道聖者,一拳可以砸碎城池,一聲怒吼可以震退萬軍。縱觀大乾三百載,軍隊之中武道有如此修為的,也不過一掌之數。
。。。
乾帝盤看向大殿的眼神也變得更加的熾熱。
大殿兩旁的御道上就有如此多的良臣猛將,大殿之中又是何等風采?
嗡!
嗡!
嗡!
厚重的牛角號被吹響。
緊閉殿門被慢慢的開啟,乾帝盤的眼睛不由的一縮。臉上更是流露出一絲難以置信之色。
因為大殿之中,竟然沒有臣子,也沒有將領,更沒有兵卒。
只有十一張龍椅,每一把龍椅上都坐著一位身穿龍袍的帝王。
坐在最高處,龍椅面積最大,最奢華的就是太祖,太祖是開國之主,沒有他就沒有大乾三百年的基業,所以龍氣最是剛烈,威猛。他背後的龍氣比別的帝王都要粗壯,剛健,熾熱。就算乾帝盤望之,也有一種刺痛感。
其次乃是太宗,太宗雖然不是二代皇帝,但是,他是中興之主。是他一改大乾的頹勢,更鎮壓宗門數十載,更延長了大乾國祚。故而他的龍氣也是熾烈,在乾帝盤看來,竟然已經隱隱有和太祖分庭抗禮的架勢。
太宗的龍椅越過二代皇帝,坐落在高臺之上,僅在太祖的之下。
從這裡也能夠看出,龍庭和現實世界也一樣,不是一個排資論輩的地方,比的是拳頭,靠的是實力。
高祖,景帝,成帝等這些在歷史上有所作為,開疆拓土,被百姓稱頌的帝王,龍氣雖然不如太祖和太宗,但也是充足,身形看起來也是飽滿挺拔。眉宇之間有著無上的威嚴,就連他們背後的龍氣也是,鱗角俱全,神態矯健,活力十足。
但是,那些歷史上的昏庸之輩,沒有作為的君主,甚至是繼承皇位沒有多久就夭折的兒皇帝。氣運就差上不少,不僅龍椅小上不少,就連背後的龍氣也顯得昏沉老邁,有氣無力,好似隨時都可能渙散一般。
兒皇帝因為繼承皇位不足百日就夭折的緣故,他的龍氣堪堪維持龍形,在乾帝盤看來,說是龍氣,不如說是一頭長著犄角的大蛇。
氣運最多和蛟龍相比,如果不是特殊的背景,根本沒有資格稱王建制。
想來這也是兒皇帝登基不足百日就夭折的緣故吧?
命格根本不足以登上大寶。被氣運反噬之下,早早的耗盡了壽元。
這些昏庸之主,兒皇帝的皇位位於大殿的最下方,全身好似病態枯瘦焦黃,眼中無神。別說和開國之主,中興之主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在乾帝盤看來,恐怕他們的氣運還不如開國時期,或者是太宗時期的一代名臣雄厚。
如果不是身上有著帝王的大義,體內又有太祖血液,恐怕早就被趕出大殿。
“後世帝王盤,拜見太祖,拜見太宗,以及各位先皇!”
乾帝盤心中瞬間有了計較,向太祖太宗行禮之後,才向其他先皇行禮,他行禮的順序也十分有趣,並非按照年代傳承,而是按照龍氣強弱。
太祖和太宗皇帝坦然受了他一禮,臉上流露出欣賞安慰之色。
其他幾位為大乾開疆拓土的雄主則是坐在寶座上拱手回禮,顯然他們已經將乾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