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有個辦法,不過卻比較冒險。”徐榮道。
“說來聽聽。”周揚問道。
諸將都將目光集中在徐榮身上,只見他站了起來,將戰地圖紙攤在桌上,指著南邊說道:“這支騎兵出現得十分突然,毫無先兆,可見其行軍速度之快,所以我打算集中全部火力,幹掉這支騎兵。”
李典倒吸一口涼氣,驚道:“這簡直是賭博。”
徐榮道:“如果董卓真想打下洛陽的話,那麼南面這支騎兵便是多餘的,可是依當前情況判斷,這支騎兵不僅不是多
餘,而且還有可能是對方的至勝關鍵。”
周揚問道:“徐將軍打算怎麼做?”
徐榮冷然道:“撤掉所有城防,將全部兵力投入到南面,解決掉這支騎兵。”
曹琳不禁問道:“為何要撤掉所在城防?”
徐榮笑道:“如此一來,董卓軍更不敢輕舉妄動。”
周揚道:“空城計?”
徐榮答道:“應該算是斧底抽薪才對,目前我們能用的兵,也就那三百步兵,還有那三千突騎,而對方這支騎兵的數量,卻不清楚。”
楊奉站了起來道:“只要師叔一聲號召,城內至少有十萬可用之兵。”
徐晃曾是他的舊部,說道:“這些白波舊兵大多是農民出身,若讓他們面對驍勇善戰的西涼騎兵,恐怕只會白白送死。”
楊奉嘆道:“那怎麼辦?”
徐晃道:“我們手上沒有弓兵,不能夠以逸代勞,必須爭取主動,所以我認為徐榮將軍的策略可行。”
周揚道:“那一切就由徐榮將軍全負指揮了。”
所有人都圍了上來,徐榮指著桌上的地形圖,如此這般一番之後,便分配每個人的任務,聽得大家都十分讚歎他的指揮能力。
最後確定大家沒問題之後,便開始分配人馬,各就各位忙碌了起來。
第六十五章:崤山之變
所有人各自去忙碌了,唯獨周揚與徐榮卻還沒離開。WWw;
跟據徐榮的安排,由樂進與李典帶領三百曹家子弟兵,火速趕往南面山頭埋伏。
徐晃率領一千突騎兵迎戰敵人,利用兵種特性,以回射且戰且退。
曹琳則留在城內,利用獵鷹天翔的天空優勢,若有新敵情便隨時稟報。
楊奉帶著舊部,號召城內舊白波軍繼續工作,並負責巡邏治安,以穩定民心,防止敵人煽動或破壞。
蘇辰則留在帳內,不參與任何行動,以便隨時等待與彭義源等人聯絡上。
周揚至此才知道,真正打一場戰是多麼複雜的事情,況且這還不是像官渡赤壁那型別的大戰役。
徐榮道:“任何一場戰爭,都存在著不確定因素,隨時都有可能反敗為勝,或者一敗塗地。”
周揚立刻聯想到,官渡與赤壁這兩場戰爭,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這裡面有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必須由周太守你親自執行。”徐榮繼續說道。
“徐將軍但說無妨。”周揚正色道。
“希望周太守以最快的速度,繞開敵軍往西南方向,直奔崤山。”徐榮道。
“去那做什麼?”周揚奇道。
徐榮目光一冷,道:“若是此戰得勝,這支騎兵必然原路退走,當他們在崤山紮營之時,就請周太守將這支騎兵的統領斬殺,並把首級帶回洛陽。”
周揚神情鎮定地繼續聽著,不敢插話。
徐榮又道:“若此戰失敗,周太守便立即走陽翟逃離,一刻也不要多留。”
周揚瞳孔微顫,沉聲道:“徐將軍!”
徐榮轉身走向主帥座位,提起鋼刀,道:“末將剛才說過了,任何一場戰爭,都存在著不確定因素,我們必須最做壞的打算。”
周揚深深地吸了口氣,疾步走出帳外,翻身騎上赤兔馬,與蘇辰望西南方向奔去。
兩人馬不停蹄地連跑三天三夜,蘇辰馬力不支,在途中疲累而死,反觀赤兔馬卻毫無半點倦意,於是同乘一騎。
周揚也擔心赤兔馬出了狀況,因此到了第四天,便和蘇辰在山邊歇腳。
直到第六天,終於到達了崤山。
崤山與函谷關並稱為‘崤函‘之塞,果然是山峰險陡,同樣是深谷如“函”,若早知道南面有敵軍前來的話,便在此埋下一支伏兵,想要解決掉敵人的話就容易多了。
蘇辰觀察地形之後,便提議在東面山頭埋伏起來,這裡幾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