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2部分

量,甚至於滅亡金國,而在那樣的戰事當中,很可能會讓蒙古人佔一些便宜,趁機南下,擄掠金國北方的大片疆域。

而金國一旦滅亡,那麼大秦將在幽燕之地腹背受敵,夾在蒙古人與後周之間,相當的難受。

第二種可能則是蒙古人失去了南下的興趣,斷然西征,那樣一來,多年之後,大秦將目光轉向北方的時候,會發現,草原上的格局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即便,蒙古人不會如另一個時空那麼強大,但卻會對大秦造成如同匈奴或者突厥般的威脅,可謂是遺患無窮。

即使大秦統一了中原,對北邊橫亙東西的蒙古人,也將頭疼萬分,草原胡人與南邊漢人帝國將再次進行一番新的輪迴,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諸般思量下來,趙石果斷的放棄了東進的念頭,選擇北上草原,進行了一次賭博,還好,他賭贏了,其實就這麼簡單,其中有太多的偶然和必然,當他率軍北上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的把握。

當時既定的目標便是整合韃靼人各部,在草原上留下一個立足之地足矣。

但草原諸部的紛亂,以及乃蠻部的虛弱,給了他機會,他用很短的時間,擊敗了乃蠻部,收服了中部草原大大小小的部族,並結成聯盟,不但為攻伐西夏做好了準備,而且,讓蒙古人再不敢輕易西進。

而現在,蒙古人的內亂,和另外一個時空發生的事情,其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兩者相比一下,就能明白,另外一個時空當中發生的那場內亂,很大程度上是蒙古諸部在擴張的過程中,經歷的陣痛,連續不斷的勝利,讓成吉思汗鐵木真很輕易的便解決了內部的紛爭。

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人去打擾,因為能夠作為蒙古諸部的敵人的人,早已被蒙古諸部征服的征服,驅趕的驅趕,它的周圍,沒有任何強大的敵手。

但現在,蒙古人的內亂更像是一場成吉思汗鐵木真為穩固汗位而做出的努力,消除內部不同的聲音,這更像是一個賢明的君主,在剷除異己。

遍觀漢人史冊,這樣的事情往往都發生在疆域穩固之後,後果嘛,也很清楚,當那些有功勞的臣子們被陸續除掉,一個帝國也就開始從擴張走向了平穩,然後……衰落便不可避免的到來了。

中間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波動,但這個曲線的大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聽到這樣的訊息,趙石是很高興的,那種大局在握的感覺,會讓任何男人陶醉不已,趙石也不例外,他甚至想著,也許不用沙場爭鋒,蒙古人便會自己走向衰亡了。

當然,他沒有忘記,立即命親信帶著他的口信北上,命令木華黎尋找合撒兒,如果合撒兒被成吉思汗鐵木真捉住了,那就不用再說其他什麼。

但如果合撒兒從東北逃了出來,那麼,便將他的口信送到合撒兒那裡,跟他說,他的安達在一直惦記著他,當年在韃靼草原上的承諾,也一直不曾忘記。

如果合撒兒還記得他有這樣一位安達,那麼,最好,請他來大秦都城成安一趟,他的安達將在這裡款待於他,並給予他幫助。

就像蒙古諸部一直觀望著西方草原一樣,趙石也從不曾忘記蒙古諸部,也不會放過任何在蒙古諸部身上捅一刀的機會。

既然蒙古諸部正在失血,那麼就讓這血流的更痛快一些吧。

之後,他命已經回到府中的幕僚陸敖,立即在他口述之下寫了一份奏章,送到中書,並隨即在親兵的護衛之下,出了晉國公府,向皇宮而去,他要請求覲見皇帝陛下。

而這個時候,已經是大年初四的清晨了。

國事沒有早晚,趙石很少會主動入宮請見皇帝陛下,這一次,草原諸部派人來到長安,他卻是不能再坐在家中,等待皇帝陛下召見了,這是個態度問題。

在這樣的細節上,趙石已經不會犯下幼稚的錯誤。

很快,等在宮門之外的趙石便得到了召見,現在晉身晉國公的他,已經具備在皇宮走馬的權力,封賞之時也提到了。

但就好像帶劍入朝一樣,都是一種極為榮耀而又危險的皇家賜予。

當有大臣真的帶劍入朝,其實也就象徵著,皇權的旁落,而在皇權穩固的時候,即便皇家賜予了這樣的權力,也沒人敢於去行使這樣的威權。

所以,趙石還是步行,來到了乾元殿所在。

帶著一身的寒氣,趙石進入了乾元殿中……

見禮已畢,賜下座位,看著皇帝陛下略顯疲憊的神態,趙石知道,皇帝陛下這個年過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