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6部分

老管家不明所以,茫然而又驚訝的望過來,他卻哈哈大笑,陳家賭對了這一次,前面已是一片通途,什麼王家董家的,都已落後一步,想要趕上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呢。

因為隨後,陳家子弟將可以到長安……長安,那裡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卻要他親自去瞧瞧,看看,一定也恢弘壯闊的如同傳說中一般吧,他嚮往的想著,因為年後,陳家子弟就能憑著宣撫使大人一紙薦書,到萬里之外的長安求學,那裡有一所國武監,陳家子弟將到那裡習文練武,報效於大秦。

這在整個河東,不加上河中,估摸著也是頭一份兒。

他摸了摸袖口,裡面不但有一封薦書,而且還有給知府大人的一封信箋,憑著這個,陳家定然要迎來另一番局面的,河東之翹楚,陳家子弟若是爭氣,何止於是河東之翹楚,只要宣撫使大人賞識陳家,將來陳家在大秦,未必不能有一席之地的。

至於金人……他撇了撇嘴,幾年功夫,天下已經丟了一半,連西京大同都已經沒了,還有什麼可慮的呢,金人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這不僅僅是他,而且還是他堂弟陳霧的判斷。

而前些時,金人議和使節再次從太原去到大秦的訊息,好像更加證實了這一點,帶甲百萬,曾雄踞北地的金國,在秦人兵鋒面前,竟是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低頭俯首,稱臣納貢了吧?

一路上想著這些,腳步極為輕快,他歲數其實也不小了,以往也是能坐轎子的,但自進了大同之後,連馬車都不敢再坐了,就怕一個不好,犯了秦人的忌諱,只能靠著兩條腿在大同城裡轉悠。

昨日還覺著分外的辛苦,跟老管家很是抱怨了兩句,但今天嘛,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那點勞苦在這樣事關家族興衰的大事面前,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果秦人真有這個忌諱,他不介意明春走著去長安的……

在他感覺之中,很快知府衙門就到了,知府衙門前的景象,讓他小吃了一驚,這裡比前幾日過來的時候可要熱鬧的多了,許多人等候在外面,上前遞帖子拜見的也屢屢不絕,而這裡還是知府衙門,知府大人居所前面,等候的人應該比這裡更多吧,他心裡想著,嘴角卻已經泛起了幾許得意的笑容,和前些日來見知府大人的時候的心情已是有了天壤之別……

看到這許多人,炫耀的心思讓他昂著頭向前走去,但最終,謹慎還是佔了上風,他又退了回來,低聲跟老管家道:“走,咱們且回去,你去備些酒肉,晚間見過知府大人,回來老爺我要痛飲幾杯……”

(月票,月票,星期六本來想歇歇了,不想還是碼出了這麼一章,沒轍,都成習慣了,看著阿草這麼努力的份兒,還不支援些月票,找了找推薦位,原來竟然是安卓那裡的,也不知怎麼樣,唉,好像有點落伍了啊……)

(網網)w

第十一卷 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五十章 思慮

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五十章思慮

將近年關,宣撫使府邸門前也熱鬧了起來,許多人前來拜會。om//高速更新//

要說經過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河東地方衙門已經漸漸完整,並運作了起來,那麼宣撫使衙門卻還沒多少動靜。

許多人心裡也明白,宣撫使衙門是從大將軍府轉變而來,說到底,大將軍還是出身軍旅,對地方政務並不算熱衷,所以於地方政務上,插手不多,就算派了一些人安插進知府衙門,據說也是應幾處州府的知府大人所請,可見,大將軍本人對於處理地方政務興致寥寥。

這對於地方官吏來說,無疑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宣撫使之下的都察使司,也一直不見什麼動靜。

朝廷上,連個風聲都沒傳出來,也就是說,北地這裡,一直是宣撫使衙門一家獨大,許多人就想,如果到了來年春天,朝廷諭令還沒到的話,朝廷的意思也就明朗了,河東將不設都察使司衙門?

這樣一來的話,和其他地方可就大不相同了,要知道,大秦其他州府,軍,政,還有督察地方官吏,清查地方冤案的都察使,巡風使,職權分明,相互牽制,也構成了大秦地方基本行政體系。

但在河東這裡,宣撫使大人可謂是大權獨攬,連都察使司都不見蹤影,可見朝廷對宣撫使大人之信重了。

所以離年關還有多半個月,河東州府衙門的大人們便已經將年禮都送了自己親書之筆墨,不善此道的,送些吃食用物過來,也沒人會怪罪於你。

總的來說,大秦的官場之清廉,足可以稱頌於世,這可以說是一種風氣,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