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3部分

蠻族驚懼之下,根本沒用秦軍怎麼征伐,就臣服在秦軍戰旗之下。

那一戰,不但鑄就了大將軍趙石西秦名將之威名,而且,也讓蠻族上下,懼之如虎。

南蠻說起來很怪,也許是當年諸葛武侯那會兒留下的習慣,越是畏懼之人,反而越能得其崇敬。

趙石威名震於蜀中,蠻族各部族聞之,知道漢人又出了一位大英雄,也正是他們所畏之人,反而額手相慶,皆道難怪能戰勝蠻族勇士,博薩未升任蠻族蠻王那會兒,就已經有蠻人村寨,將大將軍畫像一掛,焚香禱告,當做了神仙來拜了。

等到博薩當了蠻王,卻只有更甚從前,與其他蠻王相比,他可是親眼見到過秦人裝備之精良,作戰之勇猛的,所以,如今趙石名聲越顯,在蠻族中,得人信奉越多,到得如今,蠻族從蠻王博薩以下,已經沒有人再敢起什麼反心了。

可以說,也許大將軍趙石以及他的子孫只要在一天,蜀中南蠻便再無起兵之日,若是出了什麼事故,趙石只要修書一封,立即便能消弭禍患,比朝廷的聖旨或者蠻王的命令都要好使的多……

如此這般,傳位這樣的蠻族重事,可不就要問問趙石的意思。

其要求娶皇室貴女,也是蠻族中了不得的大事,不問計於大將軍,才怪了呢。

而選在這個時候,也不奇怪,一來,蠻族派出如此眾多的兵馬,算是送上了一份禮物,二來,領兵的,可都是博薩成年的幾個兒子和心腹洞主,估摸著,他也怕幾個兒子在趙石麾下日久,一旦有誰得了大將軍喜歡,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如今的蠻族,傳位於誰,若是大將軍趙石不知道也就罷了,若是傳入大將軍耳朵中,立誰不立誰,也只是大將軍趙石的一句話罷了。

可以說,大將軍趙石威嚴最盛的地方,既不是在漢人這裡,也非是草原部族之中,而是在蜀中蠻族,那裡有著眾多的年輕強壯的戰士,是拜著大將軍趙石的神像長大的。

大將軍趙石一句話,就足以讓蠻族多數的戰士為之效死,比佛祖現身都管用。

所以說,世事之奇,莫過於此,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的結果了。

這樣的情形,趙石不甚了了,但孫文通卻很清楚……

他在心裡琢磨了一圈,抽空便向趙石建言,蠻王博薩向來對朝廷忠心有加,不能寒了其人之心。

而蠻族戰士兇悍善戰,強於攀援,乃攻城之首選,可為大帥臂助,不如答應下來,以收其心。

如今,蠻王博薩還在盛年,等其百年之後,若其幼子不合心意,廢之即可,大帥何必因些微小事,便遷怒於人?

趙石如今身邊就只孫文通這個將軍府司馬,對他的意見,自然看重,不過其中細節,還要思量一下,遂命來人回報於博薩,等戰事過後,再予他答覆,為了讓其寬心,趙石還道,若這五萬蠻兵,建下功勳,他在皇帝陛下面前,才能更好說話,實際上,話語中已經透出了答應的意思……

略過這些不提,趙石既然已經來到慶陽,大秦的戰爭意圖便再無遮掩之必要了……

(求月票,求贊。)(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西北

大軍,糧草,軍械,民夫,在大秦成武五年四月末尾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陸續向慶陽,延州方向聚集。

到得五月中,秦人攻夏之勢,已經顯露無疑,奈何西夏如今反應已非常之遲緩,直到五月末尾,秦人大軍陳兵邊境,斥候已經開始進入夏境,大規模的開始查探敵情,西夏才整個反應過來。

雪片般的急報飛往各大軍司駐守之地,接著又被送到西夏京師興慶。

實際上,到秦人大軍分作數路,進入西夏,秦夏邊境,烽煙四起的時候,西夏朝廷的決策也沒有傳到各大軍司,也就是說,前期的戰爭,多數都是西夏各大軍司自行其是,臨機決斷而已。

等到西夏朝廷下徵兵令,舉國而動,抵抗秦人入侵,戰爭已經進行到了如火如荼之境地……

西夏各處之怠慢,讓這場戰事更像是一場突襲之戰,各大軍司,唯一做好準備,迎接秦人進攻的,也只有西夏左廂軍司以及被左廂軍司控制在手中的嘉寧軍司而已。

當然,在這一年五月中的時候,西夏朝堂上下的目光,多數卻還都在北方草原部族南下入侵的戰事上,從兀剌海城開始,勝州,豐州,麟州接連失陷……

訊息傳到興慶,西夏朝堂大臣們,震驚之餘,將東北路經略使,左廂軍司指揮使李元翰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