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今陛下厭棄先帝身邊人等,也已經不是什麼秘聞了,到了如今,從上到下,人事上的變幻,可要比朝堂之上還要劇烈幾分。
宮中新貴比比皆是,景帝留下的嬪妃,是際遇最慘的一些人,多數都被當今陛下陸續趕到西山尼姑庵裡守陵去了。
那些當初就不很老實的,暴斃者多,其餘也全都去到了冷宮,悽清度日,在這個上面,成武皇帝的手段是沒有半點的溫情。
不過給趙石的感覺,宮裡還是一如往常,年輕活潑的宮女太監們見了生人,都像貓兒一般悄無聲息的躲開,卻還用好奇的目光在打量著來人。
不同的是,偶爾遇到一兩貴人的車駕,問上一聲,便都躲到了道旁,一行人則大搖大擺而過,轎幕之間,往往會拉開一絲,有人向外喟嘆,隱約還能聽到竊竊私語的聲音。
而非是像當初那樣,遇到宮中貴人,多數要避讓一番,他還要上前行禮什麼的,冠軍大將軍這個名字一亮出來,已經不需要那些多餘的禮節了。
不過走著走著趙石就覺出不對了,這去的根本不是乾元殿方向。
腳步微停,有些疑惑的望了領路的太監一眼。
一直陪在他旁邊的傳旨太監,立即賠笑道:“國公爺,殿下在宜春殿設下的酒宴,看這天色,已經等了有些時候了,還請國公爺移步,不然讓陛下久等,怕是不妥。”
趙石腳步加快了幾分,但宜春殿幾個字在腦海中閃過,臉色頓時一變,當初那位大有專寵於後宮之勢,一曲劍舞,名動長安的沈才人,可不就是居於宜春殿?
皺了皺眉,不由問道:“在外幾年,記得有些不太清楚了,公公說的宜春殿,可是當初沈才人所居之處?”
“國公爺記性好,正是那位……貴人住過的地方,只是已經空置了下來,陛下因那裡建的好,有了興致,總要過去轉轉,也不算是空置。”
趙石哦了一聲,也沒再言聲,景帝寵妃的住所,成了當今陛下散心的所在?這可就有點意思了……如今蜀中沈氏可是很得當今陛下看重呢……
(求月票,求贊,今天接到朋友來電,說發大水了,問問有沒有被衝到,不管怎麼說,阿草都很欣慰,朋友很長時間沒聯絡了,聽到發大水,頭一個還能想到你,真的不容易。)(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宮飲
冬天的宜春殿,依舊透著幾許與皇宮內苑格格不入的精巧別緻,環繞著宜春殿的池塘,已然覆蓋於冰雪之下,讓孤立於其中的樓宇,顯出幾分悽清和落寞的味道。
而皇帝陛下駕臨此間,卻也讓這裡多了幾分熱鬧。
隔著老遠,酒菜的香氣就已經隱隱傳來。
陪同在趙石身邊的傳旨太監告罪了一聲,疾步而去,到殿內復旨去了。
趙石來到宜春殿前,駐足而立,等著裡面傳召,四處打量著似是而非的周遭景物。
當日來到這裡,之後的遭遇可並不讓人多麼愉快,景帝雄心漸消,猜忌之心更重,陪在旁邊的則是令人厭憎的王虎。
沈才人雖然驚豔,但看在他眼中,也就那麼回事。
一場宴飲,味同嚼蠟不說,還要時刻小心提防,讓他更憤怒的則是景帝的戲弄,當年結下的那點君臣情義,在多年的勾心鬥角中本就沒剩了多少,最終也還是弄了個反目成仇。
趙石眯著眼睛,望著眼前的樓宇,心情略有激盪。
“傳興國公入內見駕……”
聲音從殿內傳來,趙石收拾心情,邁步進了殿門。
還是舊日廳堂,沒有什麼空置多時的感覺,只是比之當日隨景帝來時,人少了一些,即便是皇帝陛下駕臨,也沒見這裡熱鬧多少。
宜春殿一層的正堂當中,酒宴已經設好,侍候在側的人不多。也沒有什麼人作陪。成武皇帝陛下已經端坐於上。身上穿著明黃色的龍袍,一身的皇帝衣冠,一樣不缺,顯得很是鄭重。
趙石進來之後微微掃了一眼,就知道皇帝陛下恐怕是剛剛下朝回來。
鄭重見禮謝恩,成武皇帝才露出了笑容,擺手道:“愛卿不必拘禮了,就坐便是。今日就咱們君臣兩個,陪朕多飲幾杯,卻還要好好說說話。”
趙石被人引著,來到座位坐下,確實輕鬆不少,聞言不由笑著道:“這宜春殿臣可是來過一次,聽了陛下設下的酒宴在這裡,臣可是心裡一哆嗦,正好陪陛下多喝些,也好壓壓驚。”
成武皇帝聽了這話便笑了起來。當日故事,沒誰比他更清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