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笑笑,“這你又說錯了,什麼獻不獻的,朝廷又不是斷道的強人,老話說的好,強扭的瓜不甜,也壞名聲……不用太過強求。”
“是是……”
老者自然聽不懂趙石話裡隱藏的意思,只是不住的附和。
而趙石也不會跟他解釋什麼,他想的是,當匠作監合過來以後,也許用不了多久,能夠端起碗的來吃飯的人,就只剩下那些求新求變之人了。
抱著老規矩不放的人,在國武監這裡,會越來越難以適應,別人精心教出來的徒弟,都快趕上你了,你還有什麼臉留在國武監?
這些變化會很快出現,因為國武監已經辦了有快二十年了,變化將越來越劇烈,從量變到質變,也許只在須臾之間了。
不過,趙石對國武監這裡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鼓勵但不過多的陷身其中,去糾纏這樣那樣的細節。
現在看來,他做的還算不錯,直到現在,國武監漸漸開始枝繁葉茂起來,更加宏遠的目標,差不多是自然而然的便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因為侄女要結婚,當然不是親侄女,但血緣關係也不算太遠,所以阿草要回家幾天,順便算是給自己放個假,估計要五六天的時間,斷更不可避免,阿草對大家說聲抱歉。
八月份阿草要加快進度,大家其實也應該能從滅遼之戰上看出來,到了現在,摧枯拉朽之勢已成,戰爭上不會佔據太多篇幅了。
呵呵,大家是不是有些失望了?不過阿草覺得還是合理的,阿草現在正在構思結尾,同時也在規劃新書情節,很費腦子的工作。
再加上感冒剛剛痊癒,放幾天假應該能夠理解吧?)(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將來
“聽說有人來咱們這兒請護衛回去?”
此時,趙石身邊的人已經剩下不多,趙石隨口問了一句。
有的人被問的不明所以,有的人則是心知肚明,宋人逢就是心知肚明中的一個。
他在趙石身邊的時候,從來不會多話,這和他出身來歷以及性情都有著關係。
但這會兒卻不得不開口了,因為其他兩個知道此事的人,都在瞅他。
“回稟大帥,確有此事,不過……杜大人已有言在先,此等捷徑,應為國武監上下戒之,非為正途……大帥的意思是……”
他說的有點吞吞吐吐,他算是趙石身邊老人,此時身上不但有軍職,託國武監操典的福,也已有了爵位。
雖然聽上去,只是趙石隨口一說的事情,但在他這裡,想的卻不能那麼簡單,所以,回答時,不敢有何隱瞞之外,卻也沒那麼理直氣壯。
所幸,趙石點了點頭,“嗯,說的不錯……”
這事不大,但也絕對不如他說的那般輕巧。
這是國武監操典刊印之後的副作用之一。
國武監這樣的地方,其實天然呆便是尋找死士的好去處。
這裡的年輕人,能夠純熟的運用軍事技能,現在有些人還知道,國武監生員中間,有些人身有秘技,所以免不了便有人窺視。
至於其中是不是有那心懷叵測之人,誰知道呢?
但話說回來了,不管有沒有人打歪主意。國武監這裡都得防患於未然。
杜瞬卿沒當大事來辦。所以沒報到趙石這裡。但趙石相信,杜瞬卿也能想到這個關節。
國武監到底已經漸漸成了為國選材的地方,若有學員肄業之後,給人充當護衛家將,傳出去並不光彩不說,將來一旦有事,還很可能牽累於國武監。
陰蓄死士,圖謀不軌。從來都是重罪之一,抄家滅族,累及無數,一旦事發,便沒有道理可講。
但糾結之處也在這裡,給你大將軍趙石當護衛就成,別人只能眼瞅著,不能沾邊兒?
這麼一想的話,癥結之處也就顯而易見了。
長安國武監,有著太濃的趙石的印記。此時,也已經來到了一個瓶頸之處。而國武監作為趙石的根基,之後是淪為大將軍私物,還是越走越是天高海闊,全在趙石一念之間。
這裡面的味道,頗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而此事,不過是頗具代表意義的事件之一罷了。
其實,趙石能問問,也已經不錯了。
現在來國武監要人的人和衙門,真的不用太多。
工部是老關係,兵部是大戶兒,其他林林總總,只要肄業生員最終評考還算出色,就不用瞅今後的出路,像趙方,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