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西夏末帝。但他的妻子兒女,卻還在長安城中活的好好的。
以大將軍趙石一向之作為,也不會行那弒君殺帝之事,何況其他人了。
但這倒黴事卻讓大將軍江善碰上了,麾下悍將孟青在皇宮門前,提著宋皇的腦袋,自盡而死,給江善留下了一個天大的爛攤子。同時也徹底打亂了江善早已準備好的種種計劃……
痛失愛將不說,還要面對這樣一個局面……
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大將軍江善的臉色迅轉蒼白,心中一陣絞痛,喉頭也是湧上一股甜腥的味道。
江善知道,這是因為多日勞累,又兼急怒攻心,讓當年舊疾隱隱發作的緣故。
但這個時候,他已經顧不上這個了。
大軍入城,招降納叛。許許多多的事情,都在等待他做出決定。這個時候,他如果倒下去,那麼,將為這場輝煌的勝利,徹底蒙上一層悲劇色彩。
這是他江善一生中,滋味最濃烈的一刻,即便有所變故,也容不得他再出什麼差錯……
江善並沒有多做猶豫,多年征戰,讓他已然堅毅的好像一塊頑石。
江善當機立斷,令心腹將領折洵率自己親衛,先一步入城,將皇宮所在,死死圍住,不得放一人走脫。
之後,又令自己親衛統領,侄兒江永,代替孟青,率領孟青舊部,以修整之名撤出城外,並將孟青所有親兵衛士,一體擒拿,不得有半點謠言傳於軍中。
借這兵荒馬亂之際,因為處置果斷,終於暫時將此事掩蓋了下來。
但這事肯定瞞不住,怎麼上報朝廷,怎麼安撫開封降臣百姓,都一股腦的糾結在江善心裡……
這一天,以及之後多日,開封城內,屢屢升起火頭兒,趁火打劫的人沒多少,大多都是些官宦人家,不願受那亡國之辱,焚燒家宅所致。
叛亂也時有發生,但二十萬秦軍,已然將開封上下控制的死死的,無人再能夠於此時掀起太大的風浪了。
招降的事情,在大軍入城那一刻,便開始了。
像秦軍這樣紀律森嚴,非常之正統的軍旅,雖然還是不能保證,入到如此大城之後,每個人都不犯軍律,不騷擾百姓,不姦淫擄掠等等。
但總體而言,數十萬戶開封百姓,在這一國王滅之時,是非常幸運的,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戰火波及。
秦人入城之後,很快出榜安民,又運來大量的糧食,捉拿奸商等等,讓漸漸高漲的糧價迅速平穩了下來。
當此之時,百姓雖然恐懼無日,但只要有口吃的,秦軍入城之後,又沒有鬧出太多的亂子,那麼,這樣繁華的大城中的百姓,是不會揭竿而起,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新的征服者對抗的。
然後,便是封存各處官衙,一些至關重要的東西,都要等待朝廷派人過來查驗,之後或運送回長安,或者就地儲存,就都要由朝廷來決定了。
而招撫降臣的事兒並不順利……
宋臣口中屢屢談起的養士百年之說,卻也不無道理。
而今亡國之時,也就體現了出來。
極端一些的,將家宅燒成了平地,妻子兒女,一個兒也沒留下。
剛烈一些的,或一杯毒酒,或一根繩子,自盡了事,或者還會留下些遺言,讓子孫時代躬耕田園,不得為秦人效力云云,也算對故國以及家人,有個交代。
顧惜性命的,枯坐家中,既不願為故國殉葬,也忌憚悠悠眾口,不願成為降臣,打的算盤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所以,沒殉節的開封顯宦們,大多關門閉戶,秦人來叩門,或吃了閉門羹,或者被延請入內,好言相拒。
如此種種,只要你不上門強索,竟沒幾個人當場答應為秦人效勞的。
實際上,這樣的情形,大將軍江善早有預料,當年大軍入洛陽,也是如此這般,算不得奇怪。
隔了這些年。秦軍才能攻陷東宋京師開封。雖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民心所向,還是在其中佔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
而此時,江善也顧不上這些,等諸事稍卻,江善終於帶著親信人等去到宮廷之內,略略走了一圈。
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神思恍惚,多數人在看到趙家皇帝的腦袋的時候。都是一個念頭,完了,這次的功勞恐怕不用惦記了,稍稍倒黴一些,加罪於身也說不定……
江善面沉似水,這事兒真的沒多少轉圜餘地了。
因為宮廷之內,已經沒了多少趙氏皇族男子在內,孟青做的很徹底,沒放火,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