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1部分

只不過,對於這些各地名醫而言,在大庭廣眾之間,還是當著眾多醫術精深的同行,闡述自己所學,卻還是開天闢地以來頭一遭。

許多人意識到,這才是此次杏林盛會最重要的一件事。

講的好了,也許不日便能名滿長安,就算是在接下來名揚天下,也不奇怪。

前面的都屬於鋪墊,就像這裡多數人之前的想法一樣,你診脈麻利,卻不一定會正骨,你骨頭接的好,遇到開膛破肚的外傷,也許你就麻了爪。

你用藥用的老道,但藥草辨別之上,可不一定能勝過咱家。

而這最後一項,就是針對各人專長所設。

多數人開始頭疼,這要是不拿出壓箱底的功夫來,這一關下來,不定就要被人斥為庸醫。

你最擅長的就是那麼回事,旁人都不差,你還有臉與其他人相提並論?

於是乎,又休會兩日,給出了準備的時間。

這回,大傢伙再顧不上享受了,魂不守舍的回到宿處,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準備紙筆,然後就是閉門苦思。

對於想要做出一篇好文章的人來說,兩天真的不多。

兩日之後,名醫們各個神思倦怠,卻還要拿出全副精神來,準備在同行面前,奪得鰲頭。

杏林盛會在這個時候,終於進入了**。

因同行相較,競爭越發激烈,名醫們也顧不得再做敝帚自珍之想,將自己最擅長的東西拿了出來,以供旁人評判。

一個個上臺,一個個詳做論述,不敢有一點輕忽,唯恐在同行面前丟了臉面,壞了名聲。

中間還夾雜著各種各樣的提問,刁難。

每一個都臺上下來的時候,都是汗流浹背,面色蒼白,手足發顫,就像丟了半條命似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也終於漸漸發覺出了其中的好處。

這裡的人,每一個不是身懷密藝,每一個不是行醫經驗豐富之輩,各人皆有獨到之處。

能就自己最擅長的地方,論述出來,就算有所粗略,但給旁人的啟發卻是不能用金錢,甚或是時間來衡量其價值的。

觸類旁通之下,收穫遠遠超出各人自己的預料。

一個兩個人講吓來,後來上臺的人,面對的提問便呈幾何式增長。

大家有志一同,都想將臺上之人就擱在哪兒,不讓其人下來,因為心中存了太多的疑問,有些甚至已經積在心中很多年了,趁著這個功夫,自然而然的便都傾瀉了出來。

這就是交流的好處,甚至於,很多人已經忘了初衷,只想得到一些問題的答案,以增進自己的醫術。

這架勢,足可用一發不可收拾來形容。

到了後來,新換的兩位大醫正不得不給上臺之人規定了時辰,以免有人昏倒在臺上,或被刁鑽古怪的問題問的啞口無言,最終惱羞成怒。

可以說,雖然看到先行者們下臺的時候,都有點心驚膽戰,擔心自己上臺也會是這般下場。

但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名醫們是無比幸福的,多年疑問一朝得到解答,或是有了希望和明確一些的路徑,那種暢快感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也是學術型人才獨有的莫大享受……

杏林盛會開了十九天,結束的時候,名醫們都是意猶未盡,交流的**在他們胸中翻騰,但歲月積累下來的行業桎梏,卻非是一時能夠打破。

激情退去之後,很多人便恢復了理智,強自將**壓制了下去。

而最終,奪得此次杏林盛會魁首的人也出來了,出乎外間之人意料的是,這個人是河東太原府王景。

但大多數與會名醫,卻也只能心服口服。

因為王景擅長的是傷寒……

北方大疫,以傷寒為首,痘疫次之。

前秦之前不去說它,因為記載不多。

但從漢時起,傷寒便肆虐於北方,是北方最可怕的疫症之一……

(月底,阿草再求點月票,讓成績好看點,呵呵,這個月吧,雖然只是每天一更,還卻更了一天,但阿草覺得自己還是挺努力了,到下個月,阿草要加快一些程序了,爭取在十月份之前完本,開新書,現在已經在構思,一本歷史的,一本都市的,不知寫哪個好,最後還是覺得歷史寫的比較順手,所以決定完本之後,先開歷史,都市的沒事寫上一些,等到攢夠了,再發,阿草依舊努力中。)(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大案

東漢張仲